3-6個月
神經康復是山東濰坊地區(qū)康復科的重要分支,主要針對腦卒中、脊髓損傷、周圍神經病變等疾病導致的運動功能障礙、感覺異常及認知障礙,通過系統化治療幫助患者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一、康復部位與適應癥
中樞神經系統
- 腦卒中后遺癥:側重偏癱、言語障礙及吞咽功能重建,采用運動再學習與電刺激療法結合。
- 脊髓損傷:針對截癱或四肢癱,通過減重步態(tài)訓練和膀胱功能管理改善生活質量。
周圍神經系統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疼痛控制和感覺再教育為主,結合低頻脈沖治療。
| 對比項 | 中樞神經康復 | 周圍神經康復 |
|---|---|---|
| 主要技術 | 運動想象療法 | 神經松動術 |
| 療程 | 6-12個月 | 3-6個月 |
| 常見設備 | 機器人輔助訓練 | 經皮電刺激儀 |
二、核心治療技術
物理因子療法
- 功能性電刺激:適用于肌力低下患者,刺激閾值控制在10-30mA。
- 超聲波治療:用于軟組織粘連松解,頻率選擇0.5-3MHz。
作業(yè)療法
ADL訓練(日常生活活動):從穿衣進食到工具使用分級訓練,每周5次,每次45分鐘。
三、康復評估體系
- Fugl-Meyer量表:量化上肢運動功能,滿分66分,<30分提示重度障礙。
- Berg平衡量表:預測跌倒風險,≥40分代表行動能力良好。
山東濰坊的康復科通過整合現代技術與個性化方案,顯著提升神經康復效率?;颊咄ǔT?strong>黃金恢復期(發(fā)病后3-6個月)內獲得最佳療效,但需持續(xù)隨訪以防止功能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