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完成首次接種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
在遼寧營口,打破傷風疫苗的流程需根據傷口類型與免疫史制定個性化方案。核心步驟包括傷口評估、免疫程序選擇及后續(xù)監(jiān)測,全程需在醫(yī)療機構指導下完成。
一、接種條件與評估
傷口分類標準
根據污染程度與暴露風險,傷口分為三類:傷口類型 特征描述 是否需接種疫苗 是否需免疫球蛋白 清潔傷口 未污染、無泥土/唾液接觸 僅未免疫者需接種 否 污染傷口 接觸土壤、糞便或動物唾液 全員需接種 免疫史不足者需注射 穿透性傷口 深部刺傷、燒傷或壞死組織 立即接種 全員需注射 免疫史核查
全程免疫者(≥3劑):若末次接種超過5年需加強1劑。
未完成免疫者:需補足基礎劑次(通常3劑),間隔4-8周。
免疫史不明者:按未免疫流程處理,同時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
禁忌癥與注意事項
絕對禁忌:對疫苗成分(如硫柳汞)嚴重過敏史者。
相對禁忌:急性發(fā)熱或重癥慢性病患者需暫緩接種。
二、接種程序與注意事項
疫苗類型與劑量
百白破疫苗(DTaP):適用于**≤6歲兒童**,含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成分。
破傷風類毒素(TT):適用于**≥7歲人群**,單劑劑量為0.5ml。
免疫球蛋白(TIG):按5-10IU/kg計算,一次性注射。
接種時間窗
最佳時機:受傷后24小時內完成首次接種。
補救措施:超過24小時仍需接種,但保護效果隨延遲遞減。
不良反應處理
常見反應:注射部位紅腫、低熱(≤38.5℃),可冷敷或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罕見反應:過敏性休克(發(fā)生率<1/100萬),需立即使用腎上腺素搶救。
三、后續(xù)監(jiān)測與補種建議
保護效力持續(xù)時間
全程免疫者:基礎免疫后10年內無需重復接種。
加強接種周期:每10年或重大創(chuàng)傷后需加強1劑。
特殊人群管理
孕婦:妊娠期**≥4周可接種Tdap**,降低新生兒破傷風風險。
糖尿病患者:因傷口愈合延遲,建議縮短加強接種間隔至5年。
數據追蹤與證明
接種記錄需錄入遼寧省免疫規(guī)劃信息平臺,可憑接種證或電子檔案查詢。
及時規(guī)范的破傷風疫苗接種是預防致命感染的關鍵,營口市各級疾控中心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均提供標準化服務。公眾應主動提供完整免疫史與傷口詳情,以確保方案精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