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高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為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達到19.6 mmol/L的青少年可能處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等急性高血糖危象狀態(tài),需立即就醫(yī)。
一、病因與機制
糖尿病分型
類型 特征 青少年占比 1型糖尿病 胰島素絕對缺乏,自身免疫攻擊胰島β細胞 >80% 2型糖尿病 胰島素抵抗,肥胖和遺傳因素主導 逐年上升 繼發(fā)性糖尿病 藥物(如激素)、胰腺疾病等誘發(fā) <5% 血糖異常機制
- 胰島素不足:β細胞破壞導致無法調控血糖。
- 反調節(jié)激素激增:胰高血糖素、皮質醇促使肝糖原分解。
誘因分析
- 感染(如病毒性感冒)
- 應激事件(學業(yè)壓力、創(chuàng)傷)
- 漏用胰島素或藥物
二、癥狀與并發(fā)癥
典型三聯(lián)征
- 多飲多尿(滲透性利尿)
- 體重驟降(脂肪/蛋白質分解供能)
- 乏力與視力模糊(高滲狀態(tài))
急性并發(fā)癥
危險狀態(tài) 血糖閾值 關鍵指標 酮癥酸中毒 >13.9 mmol/L 血酮>3.0mmol/L,pH<7.3 高滲性昏迷 >33.3 mmol/L 血漿滲透壓>320mOsm/L
三、診斷與治療流程
急診處理
- 靜脈補液(0.9%生理鹽水)
- 胰島素持續(xù)輸注(0.1U/kg/h)
- 電解質監(jiān)測(重點關注血鉀)
長期管理
- 胰島素方案:基礎+餐前速效胰島素。
- 監(jiān)測工具:動態(tài)血糖儀(CGM)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目標值:空腹血糖4.4–7.2 mmol/L,HbA1c<7%。
需終身綜合干預,早期規(guī)范治療可顯著降低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風險。青少年需平衡血糖控制與生長發(fā)育需求,避免極端飲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