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患者通過系統(tǒng)康復治療可顯著改善功能障礙
在甘肅蘭州,康復科主要針對因疾病、創(chuàng)傷或衰老導致的功能障礙,通過綜合治療手段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其核心服務涵蓋神經康復、骨關節(jié)康復、兒童康復、疼痛康復及老年康復等領域,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tǒng)療法,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一、神經康復
1. 腦卒中后遺癥
針對偏癱、言語障礙、吞咽困難等,采用運動再學習訓練、經顱磁刺激(rTMS)及作業(yè)療法。
2. 脊髓損傷
通過神經電刺激、矯形器適配及膀胱功能訓練,改善運動與排泄功能。
3. 周圍神經病變
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以低頻脈沖電療和營養(yǎng)神經藥物為主。
| 治療技術對比 | 適應癥 | 療效周期 |
|---|---|---|
| 運動療法 | 偏癱 | 3-6個月 |
| 虛擬現實訓練 | 平衡障礙 | 1-3個月 |
| 肉毒毒素注射 | 肌痙攣 | 4-6周 |
二、骨關節(jié)康復
1. 骨折術后
重點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結合CPM機(持續(xù)被動活動儀)和肌力訓練。
2. 關節(jié)炎
通過超聲波、蠟療緩解疼痛,強化周圍肌肉保護。
3. 脊柱側彎
青少年患者采用施羅德體操和支具矯正,成人以疼痛管理為主。
三、兒童康復
1. 腦性癱瘓
運用Bobath療法、引導式教育改善運動發(fā)育遲緩。
2. 自閉癥譜系障礙
以感覺統(tǒng)合訓練、社交技能培訓為核心。
3. 發(fā)育遲緩
通過懸吊訓練(SET)及語言認知干預促進功能提升。
| 兒童康復項目 | 黃金干預期 | 常見改善率 |
|---|---|---|
| 早期運動干預 | 0-3歲 | 60%-75% |
| 語言認知訓練 | 2-6歲 | 50%-70% |
四、疼痛康復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采用沖擊波、針灸及藥物滲透療法,結合核心肌群訓練預防復發(fā)。
五、老年康復
聚焦骨質疏松、帕金森病等老年問題,通過平衡訓練、有氧運動及營養(yǎng)指導延緩功能衰退。
甘肅蘭州的康復科以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方案,尤其擅長將傳統(tǒng)中醫(yī)(如推拿、艾灸)與現代康復技術結合。無論是術后功能重建,還是慢性病管理,均強調早期介入與長期隨訪,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獨立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