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會根據(jù)肩胛痛的具體病因和病情,綜合運用物理治療、運動療法、手法治療、藥物治療等多種手段進行治療。
肩胛痛可能由肌肉勞損、頸椎病、肩周炎、肩胛骨骨折等多種原因引起,湖北恩施的康復科一般會通過以下方式治療:
一、明確病因
康復科醫(yī)生首先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癥狀、病史,例如疼痛的具體位置、程度、持續(xù)時間、加重或緩解因素,是否有外傷史、既往疾病史等。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評估肩胛骨的活動范圍、肌肉力量、是否有壓痛等。必要時,還會借助影像學檢查,如 X 光、CT、MRI 等,來準確判斷病因。比如,通過 X 光可查看是否存在骨折;MRI 能清晰顯示軟組織,有助于判斷是否有肌肉、肌腱或韌帶損傷。
二、物理治療
- 熱敷: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日數(shù)次。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例如,對于因長期伏案導致的肌肉勞損性肩胛痛,熱敷能有效改善不適。
- 按摩推拿:專業(yè)康復治療師通過手法按摩肩胛周圍的肌肉,如岡上肌、岡下肌、肩胛提肌等。運用揉捏、摩擦、推壓等手法,放松緊張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按摩時間一般為 10 - 15 分鐘,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適當調(diào)整。
- 物理因子治療
- 超短波:通過高頻電磁場作用于人體,產(chǎn)生溫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常用于治療肩周炎、肌肉筋膜炎等引起的肩胛痛。
- 紅外線照射: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和腫脹。
- 電療:包括低頻電療、中頻電療等。低頻電療可刺激神經(jīng)肌肉,促進肌肉收縮,緩解疼痛;中頻電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組織水腫,對緩解肩胛痛有一定效果。不同物理因子治療的療程和頻率有所差異,一般需根據(jù)病情和患者個體情況確定。
三、運動療法
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運動訓練,以增強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胛骨的穩(wěn)定性和活動度。
- 肩胛骨回縮運動:患者站立或坐姿,雙肩放松,緩慢將肩胛骨向脊柱方向靠攏,保持 3 - 5 秒,然后放松,重復 10 - 15 次為一組,每天進行 3 - 4 組。此運動可增強菱形肌等肩胛骨周圍肌肉的力量。
- 肩部旋轉運動:患者站立,雙臂自然下垂,緩慢將肩部向前、向后做圓周運動,每組 10 - 15 次,每天 3 - 4 組。還可進行肩部內(nèi)旋、外旋運動,如手持啞鈴,上臂保持固定,前臂做內(nèi)旋、外旋動作,有助于改善肩部關節(jié)活動度。
四、手法治療
康復治療師運用專業(yè)手法,如關節(jié)松動術,對肩胛骨周圍的關節(jié)進行調(diào)整。通過特定的手法操作,改善關節(jié)的位置和活動范圍,緩解疼痛。例如,對于因肩胛骨位置異常導致的疼痛,關節(jié)松動術可幫助恢復關節(jié)的正常對位關系。
五、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非甾體類抗炎藥,涂抹于疼痛部位,通過皮膚滲透,減輕局部炎癥和疼痛。
- 口服藥物:對于疼痛較嚴重的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可口服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類抗炎藥,以緩解疼痛。但需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等。
康復科治療肩胛痛需根據(jù)患者具體病因和病情,制定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以達到緩解疼痛、恢復功能的目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應積極配合,遵循醫(y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