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律飲食、控制食量、調節(jié)心理等方面是預防暴飲暴食的關鍵。
暴飲暴食指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遠遠超出身體正常的消化能力,會給身體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如腸胃負擔加重、代謝功能紊亂、心血管壓力劇增、增加肝膽負擔等。想要預防暴飲暴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規(guī)律飲食
- 定時進餐:每天盡量在固定的時間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比如早餐可以安排在 7:00-8:00,午餐在 12:00-13:00,晚餐在 18:00-19:00。規(guī)律的進食時間能讓身體形成生物鐘,到點就會產(chǎn)生饑餓感,消化器官也會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有助于維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減少因饑餓過度而引發(fā)暴飲暴食的可能性。
- 合理安排餐次:除了三餐,可適當增加 1-2 次健康零食時間,如在上午 10 點左右吃一小把堅果,下午 15 點左右吃一個水果。這樣能避免兩餐之間間隔時間過長,導致過度饑餓,進而在正餐時進食過多。但要注意控制零食的量和熱量,避免攝入過多不必要的熱量。
(二)控制食量
- 使用較小餐具:選擇較小的餐盤、碗和勺子,視覺上會讓食物看起來分量更足。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往往會根據(jù)餐具的大小來下意識地調整進食量,使用小餐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每餐的食物攝入量,從而幫助控制食量。
- 了解食物分量:可以參考一些營養(yǎng)標簽或飲食指南,了解常見食物的合適分量。例如,每餐主食(如米飯、面條)的攝入量大約為 100-150 克(生重),蛋白質類食物(如肉類、魚類、豆類)每餐約 75-100 克,蔬菜則應保證每餐有 200-300 克。清楚這些標準后,在準備食物和進食時能更好地把控量。
(三)心理調節(jié)
- 應對情緒性進食:很多人在壓力大、焦慮或無聊的時候會通過吃東西來緩解情緒,從而容易引發(fā)暴飲暴食。當出現(xiàn)這些情緒時,嘗試尋找其他替代方式,如進行 20-30 分鐘的運動,像慢跑、瑜伽,運動能促使身體分泌內啡肽,改善情緒;也可以進行 10-15 分鐘的冥想,幫助放松身心;或者與朋友打電話交流半小時左右,傾訴自己的感受,以此減少通過進食來緩解情緒的行為。
- 培養(yǎng)耐心和自律:認識到健康飲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期望短時間內就完全改變暴飲暴食的習慣??梢越o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比如第一周做到每天有兩餐能控制食量,第二周增加到三餐,逐步培養(yǎng)耐心和自律能力,堅持一段時間后,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得到改善。
(四)制定飲食計劃
- 規(guī)劃每日飲食:前一天晚上或早上花 10-15 分鐘規(guī)劃好當天的飲食,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吃什么,以及食材的選擇和烹飪方式。例如,計劃早餐吃燕麥粥、水煮蛋和一杯牛奶,午餐是糙米飯、清炒時蔬和清蒸魚,晚餐為紅薯、炒豆苗和豆腐湯。這樣能避免臨時決定吃什么時,因缺乏規(guī)劃而選擇高熱量、不健康的食物,增加暴飲暴食的風險。
- 準備健康食材和零食:每周去超市采購時,多挑選一些富含營養(yǎng)且飽腹感強的食材,如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豆類等,并準備一些健康的零食,像無糖酸奶、全麥餅干等。當感到饑餓時,手邊有這些健康食物可供選擇,就能減少選擇高糖、高脂肪、高鹽等容易導致暴飲暴食的食物的機會。
(五)營造良好的飲食環(huán)境
- 減少不良食物存放:不在家中存放過多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薯片、辣條、冰淇淋等。如果家里沒有這些食物,當想吃的時候就不會輕易獲取,從而降低因環(huán)境因素導致暴飲暴食的可能性。
- 營造健康飲食氛圍:與家人、朋友溝通,倡導大家一起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互相監(jiān)督和鼓勵。例如,家庭聚餐時,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如多采用蒸、煮、燉,減少油炸、油煎;朋友聚會時,提議選擇提供健康菜品的餐廳。在良好的氛圍中,個人更容易堅持健康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六)注意食物選擇
- 增加營養(yǎng)豐富食物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豆類等食物。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優(yōu)質蛋白質,營養(yǎng)豐富且飽腹感強。比如午餐可以將一半的餐盤空間留給蔬菜,四分之一給全谷物(如糙米飯、全麥面條),四分之一給瘦肉或豆類。每天保證攝入不少于 5 種蔬菜,2-3 種水果。
- 選擇清淡烹飪食物:烹飪方式盡量選擇蒸、煮、烤,減少油炸、油煎等高油高鹽的方法。例如,將炸雞換成烤雞腿,將油煎荷包蛋換成水煮蛋。清淡的烹飪方式能保留食物的營養(yǎng),減少油脂和鹽分的攝入,降低食物的熱量,有助于預防暴飲暴食,同時對身體健康也更有益。
(七)控制外出就餐頻率
- 減少外出就餐次數(shù):外出就餐時,餐廳的菜品往往為了追求口感,會添加較多的油、鹽、糖等調料,食物的熱量較高。而且面對豐富多樣的美食,人們更容易受到誘惑而攝入過多食物。盡量每周外出就餐次數(shù)不超過 1-2 次,如果必須外出就餐,可提前在網(wǎng)上查看餐廳菜單,選擇相對健康的菜品。
- 選擇健康菜品:在點餐時,優(yōu)先選擇蔬菜沙拉、清蒸魚、清炒時蔬、水煮蝦等低油低鹽的菜品,避免選擇宮保雞丁、糖醋排骨、紅燒肉等高油高糖的菜肴??梢砸髲N師少放油、鹽和糖,或者將菜品的醬汁單獨放置,避免食物攝入過多額外的熱量。
(八)增強自我意識
- 記錄飲食日記:準備一個筆記本或使用手機應用,記錄每天所吃的食物、進食時間以及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通過一段時間的記錄(如連續(xù)記錄兩周),分析自己的飲食模式,是否在某些特定情緒(如壓力大、開心、無聊)下容易暴飲暴食,從而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善。
- 關注身體反應:留意身體在進食不同食物后的感受,比如吃了生冷食物后是否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吃了油膩食物后是否感覺胃脹、不舒服。當身體出現(xiàn)這些不適反應時,提醒自己避免再次過量食用這類食物,有助于逐漸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預防暴飲暴食。
(九)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習慣
- 細嚼慢咽:吃飯時充分咀嚼食物,每口食物咀嚼 15-20 次左右。細嚼慢咽能讓食物充分咀嚼磨碎,便于消化吸收,同時能讓大腦及時接收飽腹感信號,一般進食 20 分鐘左右大腦才會感知到吃飽,這樣可避免進食過快,在大腦還未察覺時就已經(jīng)攝入過多食物,從而預防暴飲暴食。
- 專注進食:吃飯時避免邊吃邊看電視、玩手機或看書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專注于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過程,能更好地感受飽腹感,從而控制食量,防止因注意力分散而不知不覺進食過多。例如,每次吃飯時將手機調至靜音,關閉電視,坐在餐桌前專心用餐。
(十)尋求支持
- 加入健康飲食社群:在社交媒體或線下尋找一些健康飲食的社群,如減肥打卡群、健康飲食交流群等,加入其中與群成員分享自己的飲食經(jīng)歷、心得和困惑,獲取鼓勵和建議。群成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激勵,能增加堅持健康飲食、預防暴飲暴食的動力。
- 咨詢專業(yè)人士:如果通過自身努力仍然難以控制暴飲暴食的行為,可以咨詢營養(yǎng)師或醫(yī)生。營養(yǎng)師能根據(jù)個人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醫(yī)生則可以評估是否存在潛在的心理或生理問題導致暴飲暴食,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建議和指導。
預防暴飲暴食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飲食規(guī)律、食量控制、心理調節(jié)、環(huán)境營造等。通過長期堅持這些方法,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能有效降低暴飲暴食發(fā)生的幾率,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