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協(xié)同干預需覆蓋3大核心領域
江蘇常州在預防青少年游戲成癮工作中,需構建以家庭為基礎、學校為紐帶、社會為支撐的三維防護體系,通過早期行為干預和系統(tǒng)性支持降低成癮風險。
一、家庭層面的預防措施
- 1.親子互動強化每日預留1-2小時“親子專屬時間”,共同參與手工、戶外運動等替代性活動通過游戲化方式引導孩子理解游戲機制(如共同分析游戲設計邏輯),而非單純禁止
- 2.規(guī)則制定與執(zhí)行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家庭屏幕使用公約》,明確游戲時段(建議小學≤1小時/天,初中≤1.5小時/天)及禁用場景(如睡前1小時)使用智能路由器或家長控制軟件(如“健康使用設備”功能)實現(xiàn)時段管控
| 對比項 | 小學階段 | 初中階段 | 工具示例 |
|---|---|---|---|
| 日均游戲時長 | ≤1小時 | ≤1.5小時 | 路由器家長模式 |
| 禁用時段 | 21:00-次日7:00 | 22:00-次日6:00 | 智能手表管控 |
| 獎勵機制 | 完成作業(yè)后解鎖30分鐘 | 達成學習目標獎勵1小時 | 家庭積分兌換 |
二、學校層面的預防措施
- 將游戲成癮知識納入心理健康課程,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專題講座
- 組織編程、電競解說等正向興趣社團,轉化游戲吸引力(如常州某校開設“游戲化學習”選修課)
-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通過課堂行為觀察量表(如《青少年網(wǎng)絡使用自評量表》)定期篩查高風險群體
- 與醫(yī)院合作設立“校園心理輔導站”,提供沙盤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等干預手段
1.
2.
| 課程類型 | 實施方式 | 活動類型 | 效果指標 |
|---|---|---|---|
| 心理健康課 | 每月1課時+案例分析 | 編程社團/運動競賽 | 參與率≥85% |
| 主題班會 | 情景模擬+小組討論 | 傳統(tǒng)文化體驗 | 認知正確率提升40% |
| 心理測評 | 學期初/中/末三次評估 | 職業(yè)體驗日 | 風險預警準確率≥90% |
三、社會層面的協(xié)同治理
-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趣玩一夏”系列活動,設置非遺剪紙、科學實驗等替代性娛樂項目
- 社區(qū)“游戲認知小課堂”通過動畫短片、VR體驗展示游戲成癮的生理危害(如腦神經遞質失衡模擬)
- 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違規(guī)租號平臺實施“信用懲戒+高額罰款”雙軌制(參考2024年常州網(wǎng)信辦專項治理數(shù)據(jù))
- 游戲企業(yè)需落實“限玩+限充”雙限制,未成年人單日消費超50元自動觸發(fā)家長通知
1.
2.
| 社區(qū)措施 | 覆蓋范圍 | 監(jiān)管措施 | 執(zhí)行標準 |
|---|---|---|---|
| 替代活動場次 | ≥20場/季度 | 實名認證漏洞排查 | 每月抽查30%企業(yè) |
| 心理干預室 | 街道覆蓋率100% | 未成年賬號交易監(jiān)測 | 違規(guī)賬號封禁+追責 |
| 家庭指導講座 | 年參與家庭≥500戶 | 游戲適齡提示核查 | 違規(guī)內容下架率100% |
常州需持續(xù)完善“家庭-學校-社會”聯(lián)動響應機制,通過行為干預技術(如習慣替代訓練)、技術防護(如AI行為識別系統(tǒng))及政策保障(修訂《常州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形成閉環(huán)管理,2025年目標將青少年游戲障礙患病率控制在1.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