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接種后免疫保護期為1年,再次暴露需根據(jù)時間間隔評估是否加強
接種狂犬疫苗后需注意觀察局部及全身反應,嚴格遵循醫(yī)囑完成全程接種,避免劇烈運動、飲酒及接觸過敏原,同時保持傷口清潔干燥以降低感染風險。
一、接種后常見反應及應對措施
局部反應
紅腫、疼痛:24小時內(nèi)可用冷敷緩解,24小時后改用溫熱毛巾敷壓。
硬結(jié)形成:可輕柔按摩促進吸收,若持續(xù)增大需就醫(yī)。
全身反應
低熱(<38.5℃):多飲水、休息,避免使用退熱藥;高熱需及時就診。
頭痛、乏力:通常1-2天自行緩解,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yè)。
過敏反應
輕微皮疹: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呼吸困難、喉頭水腫需立即注射腎上腺素。
二、接種程序與禁忌癥對比
| 對比項 | 5針程序(第0、3、7、14、28天) | “2-1-1”程序(第0天2劑,第7、21天各1劑) |
|---|---|---|
| 適用人群 | 所有暴露者 | 1歲以上健康人群 |
| 免疫起效時間 | 第7天產(chǎn)生中和抗體 | 第7天抗體水平顯著高于5針程序 |
| 禁忌癥 | 無絕對禁忌,過敏體質(zhì)需謹慎 | 同5針程序,但嚴重免疫缺陷者需評估 |
三、再次暴露后的處理原則
全程接種后6個月內(nèi):無需加強,僅需清洗傷口。
6個月-1年內(nèi):暴露后接種2劑(第0、3天)。
超過1年:需重新全程接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孕婦:優(yōu)先選擇滅活疫苗,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兒童:劑量與成人相同,但需密切監(jiān)測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如抽搐)。
免疫缺陷者:需配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
接種后需嚴格記錄接種時間及反應,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yī)。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全程規(guī)范接種是唯一有效預防手段,切勿因輕微反應中斷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