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mmol/L的早餐血糖屬于極高水平,已達到糖尿病的隨機血糖診斷閾值;若同時存在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等典型癥狀,可據(jù)此直接考慮糖尿?。蝗鐭o典型癥狀,需在另一日復測或行OGTT/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確認。該閾值與年齡無關(guān),中年人與其他成人采用同一診斷標準。
如何判定該數(shù)值的意義

- 明確測量屬性:確認是否為靜脈血漿葡萄糖,以及是否為隨機血糖(任意時間、與進餐無固定關(guān)系)。家用血糖儀讀數(shù)偏高,需以醫(yī)院靜脈血為準。
- 對照診斷閾值:
- 空腹血糖(FPG)≥7.0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2h PG)≥11.1 mmol/L
- 隨機血糖≥11.1 mmol/L(伴典型癥狀即可考慮診斷)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在具備條件的實驗室、標準化檢測下可作為診斷依據(jù)之一)
- 癥狀與復測規(guī)則:有典型癥狀時,任一指標達標即可考慮糖尿??;無癥狀時,通常需在不同日重復確認達標結(jié)果。
- 排除偶發(fā)因素:急性感染、手術(shù)、嚴重應激等可致一過性高血糖,待應激解除后血糖可能恢復,需結(jié)合臨床評估。
常見血糖指標與診斷閾值對照

| 指標 | 含義 | 診斷閾值 | 本次數(shù)值26.9 mmol/L的判定 |
|---|---|---|---|
| 空腹血糖 FPG | 至少8–12小時未進食 | ≥7.0 mmol/L | 若屬空腹,則已達糖尿病閾值 |
| 2小時餐后血糖 2h PG | 從第一口起計時2小時 | ≥11.1 mmol/L | 若屬餐后2小時,則已達糖尿病閾值 |
| 隨機血糖 | 任意時間 | ≥11.1 mmol/L(伴典型癥狀) | 已達閾值,需結(jié)合癥狀判斷 |
| 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 反映近2–3個月平均血糖 | ≥6.5%(條件具備時) | 需實驗室檢測確認 |
| 口服糖耐量試驗 OGTT | 空腹后服75 g葡萄糖,2小時測 | ≥11.1 mmol/L | 用于不明確時的確診評估 |
注:診斷閾值與年齡無關(guān);是否“糖尿病”取決于指標是否達標及是否滿足癥狀/復測要求。

緊急處理與下一步檢查
- 立即行動:盡快到急診評估,攜帶血糖儀、既往檢查單與用藥清單;如出現(xiàn)明顯口渴脫水、持續(xù)嘔吐、呼吸深快、意識改變等,應立即就醫(yī)。
- 復核與確診:進行靜脈血漿葡萄糖復核,完善OGTT與HbA1c等檢查;若無癥狀,需在另一日復測以確認。
- 并發(fā)癥篩查:評估酮體(血/尿)、電解質(zhì)、腎功能、酸堿平衡與感染等,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fā)癥。
- 治療與隨訪:在內(nèi)分泌??浦笇轮贫▊€體化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預(飲食、運動、體重管理)與必要的藥物治療,并進行自我血糖監(jiān)測與并發(fā)癥長期隨訪。

中年人測得早餐血糖26.9 mmol/L已達到糖尿病的隨機血糖閾值,具有明確的臨床意義;無論是否伴隨癥狀,都應盡快完成規(guī)范的復核與確診流程,并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tǒng)評估與治療,以降低急性與慢性并發(fā)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