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mmol/L
61 歲早上血糖 18.1mmol/L,無論對于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而言,都遠超正常范圍,屬于血糖嚴重升高的情況,需要高度警惕。
一、正常血糖范圍參考
血糖的監(jiān)測指標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時血糖以及隨機血糖。對于 61 歲人群,正常血糖范圍與一般成年人標準一致,具體如下表:
| 血糖類型 | 正常范圍 |
|---|---|
| 空腹血糖 | 隔夜禁食 8-12 小時后,次日早餐前測量,正常范圍為 3.9-6.1mmol/L |
| 餐后 2 小時血糖 | 進食第一口飯開始計時 2 個小時后測量,正常值為低于 7.8mmol/L |
| 隨機血糖 | 一天中任意時間測量,正常值需低于 11.1mmol/L |
二、高血糖的判定標準
當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圍時,即判定為高血糖,具體判定數值如下:
| 血糖類型 | 高血糖判定值 |
|---|---|
| 空腹血糖 | ≥7.0mmol/L |
| 餐后 2 小時血糖 | ≥11.1mmol/L |
| 隨機血糖 | ≥11.1mmol/L |
若 61 歲早上血糖 18.1mmol/L,無論是哪種測量方式,都已達到高血糖標準,且遠高于臨界值。
三、血糖 18.1mmol/L 的影響
- 急性并發(fā)癥風險:血糖過高易引發(f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等急性并發(fā)癥。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會出現尿頻、口渴、呼吸急促、胃腸道不適等癥狀,嚴重時可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因為胰島素嚴重缺乏,導致機體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分解加速,產生大量酮體,當酮體在體內堆積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就會發(fā)生酮癥酸中毒。
- 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同樣危險,患者可能出現嚴重脫水、意識障礙等。高血糖使得血液滲透壓升高,細胞內水分外流,導致細胞脫水,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癥狀。
- 慢性并發(fā)癥隱患: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會對身體各重要器官造成損害。
- 眼睛:損傷眼睛視網膜,引發(f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表現為視力模糊,隨著病情進展,嚴重可致失明。
- 腎臟:影響腎臟功能,發(fā)展為糖尿病腎病,早期可能出現微量白蛋白尿,逐漸進展為大量蛋白尿,甚至可能進展到腎衰竭。
- 神經:損害神經,導致糖尿病神經病變,出現手腳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心血管系統(tǒng):累及心血管系統(tǒng),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 感染風險增加:高血糖環(huán)境適宜病菌生長繁殖,61 歲人群本身抵抗力可能較弱,此時感染風險進一步提高。常見的如呼吸道感染,表現為咳嗽、咳痰、發(fā)熱等癥狀;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
- 傷口愈合受影響:高血糖會阻礙傷口愈合過程,受傷后傷口可能愈合緩慢,甚至長期不愈合。這是因為高血糖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huán),抑制細胞的增殖和修復功能,同時高血糖環(huán)境有利于細菌滋生,增加感染幾率,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恢復。
早上血糖 18.1mmol/L 對 61 歲人群而言是不正常且危險的信號。一旦發(fā)現,應立即就醫(yī),進行全面檢查,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同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以控制血糖,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維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