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0%的肘痛患者通過系統(tǒng)康復治療可在4-6周顯著改善癥狀。
浙江金華康復科針對肘痛采用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結合保守治療、物理因子干預和功能訓練,個性化解決肌腱炎、神經卡壓或關節(jié)退化等問題。
一、臨床評估與診斷
病史采集
重點詢問職業(yè)習慣(如重復性動作)、運動損傷史及疼痛特點(銳痛/鈍痛)。
表格對比常見肘痛類型:
類型 典型癥狀 好發(fā)人群 網球肘 外上髁壓痛、握力下降 運動員、家庭主婦 高爾夫球肘 內上髁疼痛、屈腕無力 高爾夫愛好者 尺神經炎 小指麻木、手部肌萎縮 長期肘部受壓者
體格檢查
- 觸診定位壓痛區(qū)域,結合抗阻試驗(如伸腕抗阻誘發(fā)疼痛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 必要時通過超聲或MRI明確軟組織損傷程度。
二、階梯化治療方案
保守治療
- 藥物干預: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短期緩解炎癥,嚴重者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
- 支具固定:佩戴肘關節(jié)護具減少肌腱牽拉,每日使用不超過8小時。
物理因子治療
- 沖擊波:適用于慢性肌腱炎,每周1次,3-5次為療程,有效率超60%。
- 超短波:通過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每次15分鐘,10次一療程。
運動康復
- 離心訓練:緩慢放下重物(如啞鈴)強化肌腱,每日3組×15次。
- 神經松動術:針對橈神經卡壓,由治療師指導進行滑動練習。
三、預防與長期管理
- 姿勢調整
避免長時間握持工具或鼠標,建議每30分鐘休息并做伸展運動。
- 家庭康復計劃
提供圖文指導手冊,涵蓋冰敷(急性期)、熱敷(慢性期)等家庭操作。
浙江金華康復科強調早期干預與患者教育,通過整合現代技術與傳統(tǒng)療法,顯著降低復發(fā)率。對于頑固性疼痛,可聯合針灸或手術轉介,確保治療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