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采用頸椎 PT 治療,5 分鐘即可讓患者體驗到明顯效果。
新疆喀什康復科治療頸疼通常采用多種方法綜合治療,以緩解疼痛、恢復頸部功能。這些方法包括物理治療、運動療法、傳統(tǒng)康復治療等,醫(y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方案。
(一)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炎癥、緩解肌肉痙攣,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常見方式如下:
- 熱療:如紅外線照射、熱敷等。通過溫熱作用,使頸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例如,使用紅外線燈照射頸部疼痛部位,每次 15-20 分鐘,每天 1-2 次。
- 電療:包括中頻電療、低頻電療、干擾電療等。不同類型電療作用有所差異,如低頻電療可刺激神經肌肉,起到止痛、放松肌肉的作用;中頻電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代謝,促進炎癥吸收。以中頻電療為例,將電極片貼于頸部疼痛區(qū)域,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調節(jié)電流強度,每次治療 20 分鐘左右,每周 3-5 次。
- 光療:如激光治療。激光可深入組織內部,有助于減輕炎癥和促進組織修復。針對頸部疼痛,可采用低能量激光照射,每次照射時間根據病情而定,一般為 5-10 分鐘,每周進行數次治療。
- 磁療:通過磁場作用于人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和代謝。例如,使用磁療貼貼于頸部疼痛點,利用其產生的磁場對頸部組織進行刺激,促進恢復。
- 頸椎牽引:適用于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等情況。通過牽引裝置對頭部進行牽引,拉開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調整頸椎關節(jié)位置。牽引重量和時間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由醫(yī)生確定,一般初次牽引重量較輕,逐漸增加,每次牽引時間約 20-30 分鐘,每天 1 次。
- 沖擊波治療:利用高能量沖擊波作用于頸部疼痛部位,刺激組織再生和修復,緩解疼痛。通常每周進行 1-2 次沖擊波治療,具體次數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定。
(二)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旨在增強頸背部肌肉力量,改善頸椎活動范圍,糾正頸椎曲度,促進椎間盤回納,最終改善神經根卡壓癥狀,恢復頸部功能。常見運動如下:
- 頸部伸展運動
- 坐或站直,將頭緩慢向一側傾斜,伸展到最大程度,保持 15-30 秒,然后換另一側。
- 抬頭向上看,伸展頸部前側肌肉,保持 15-30 秒。
- 低頭向下看,伸展頸部后側肌肉,保持 15-30 秒。
- 頸部旋轉運動:緩慢地將頭向一側旋轉,盡量看到肩部,保持 15-30 秒,然后換另一側。
- 頸部對抗練習
- 雙手交叉置于腦后,頭向后用力,手向前對抗,保持 5-10 秒,重復多次。
- 手置于前額,頭向前用力,手向后對抗,保持 5-10 秒,重復多次。
- 聳肩運動:雙肩上提,保持 5 秒,然后放松,重復多次。
- 米字操:用頭在空中緩慢書寫 “米” 字,動作要慢,每個方向盡量伸展到最大程度。
- 拉伸斜方肌:坐或站直,頭向一側傾斜,同側手向下伸展,拉伸斜方肌,保持 15-30 秒,然后換另一側。
- 頸深屈肌訓練:仰臥位,將頭部放在枕頭上,下巴內收,盡量將后腦勺貼近床面,保持 10-15 秒,重復多次。
(三)傳統(tǒng)康復治療
- 推拿按摩
- 評估病情:了解患者癥狀、病史、影像學檢查結果等,確定頸椎病類型和嚴重程度,檢查頸部肌肉緊張度、壓痛、活動范圍等。
- 準備工作:患者取舒適坐位或臥位,治療師洗手、溫暖雙手。
- 放松手法:采用揉法、按法、拿法等,從頸部兩側肌肉開始,逐漸向肩部擴展,放松緊張肌肉,重點按壓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鎖乳突肌等容易緊張的肌肉起止點。
- 穴位按摩:選取風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用拇指點按,以患者感到酸脹為度,每個穴位按壓 1-2 分鐘。
- 牽引拉伸:雙手握住患者頭部,緩慢向上牽引,持續(xù)數秒后放松,進行頸部屈伸、側屈和旋轉等被動活動,但活動幅度應在患者可承受范圍內,避免暴力操作。
- 深部肌肉按摩:對于深層肌肉,如頭半棘肌、頸半棘肌等,可使用深部按摩手法或借助按摩工具進行松解。
- 結束手法:再次采用輕揉、拍打等手法,放松頸部肌肉。需注意,按摩應由專業(yè)康復治療師進行操作,脊髓型頸椎病、頸椎骨折、脫位、嚴重骨質疏松等患者禁忌按摩,按摩過程中若患者出現疼痛加重、頭暈、惡心等不適,應立即停止操作。
- 針灸:通過針刺頸部及相關穴位,如天柱、后溪、養(yǎng)老等,調節(jié)氣血、疏通經絡、止痛。針法選擇和穴位配伍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由專業(yè)針灸醫(yī)生操作。一般留針 20-30 分鐘,期間可適當行針以增強針感,每周治療 2-3 次。
- 懸吊推拿運動療法:此為特色療法,源自挪威,后融入中醫(yī)治療思路。將身體與數根懸吊繩相連,在懸吊繩作用下 “懸浮” 在空中。通過生物力學原理,對頸部指定位置進行特定刺激、放松和激活,在幫助矯正體位的對核心肌群進行舒適喚醒和強化訓練。該療法可暴露導致患者疼痛的深層緊張肌肉,幫助康復醫(yī)師接觸到患者深部經筋,然后根據中醫(yī)經筋走行,進行經筋 “查灶”“消灶”,使治療效果發(fā)揮到最佳?;颊呖稍跍p重狀態(tài)下進行神經肌肉本體感覺運動訓練,重建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經控制模式,提高核心穩(wěn)定肌群肌力及肌耐力,緩解頸部疼痛,達到固本治標的效果。治療時間和次數根據患者病情由醫(yī)生確定。
喀什康復科治療頸疼的方法豐富多樣,患者應積極配合醫(yī)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治療方案,并堅持治療與康復訓練,以促進頸部疼痛的緩解和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