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周
遼寧盤錦康復科采用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結合現代康復技術與傳統(tǒng)療法,針對神經壓迫、肌肉勞損或關節(jié)退變等病因制定個性化方案,通過非侵入性治療優(yōu)先緩解疼痛、恢復功能,避免手術風險。
一、 診斷與評估
病因篩查
- 影像學檢查:X光、MRI定位骨骼異常;肌電圖檢測神經損傷。
- 功能評估:關節(jié)活動度測試(ROM)、肌力分級(MRC量表)。
| 檢查項目 | 適用病癥 | 優(yōu)勢 |
|--------------------|---------------------------|--------------------------|
| 超聲引導 | 肌腱炎、滑囊炎 | 實時動態(tài)觀察軟組織 |
| 表面肌電圖 | 肌肉失衡 | 量化肌肉激活狀態(tài) |
| 體感誘發(fā)電位 | 神經根壓迫 | 精準定位神經損傷 |
疼痛分級
采用VAS評分(0-10分)與McGill問卷,區(qū)分急性(<6周)與慢性疼痛,指導治療強度。
二、 核心治療技術
物理因子療法
- 低頻電刺激: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沖擊波:針對鈣化性肌腱炎,破壞鈣沉積。
| 療法對比 | 疼痛類型 | 療程 | 有效率 |
|--------------------|-----------------------|------------|-----------|
| 超短波 | 炎性疼痛 | 10次/2周 | >85% |
| 激光療法 | 軟組織損傷 | 8次/2周 | 78% |
| 冷熱交替 | 急性腫脹 | 即時應用 | 90% |
運動康復
- 神經松動術:改善臂叢神經卡壓。
- 漸進抗阻訓練:使用彈力帶/啞鈴增強肩袖肌群。
中西醫(yī)結合
- 針灸:選取肩髃、曲池穴調節(jié)經絡。
- 中藥熏蒸:活血化瘀方劑(如當歸、紅花)。
三、 長期管理策略
- 居家康復計劃
- ergonomic矯正:調整工作臺高度,避免重復性勞損。
- 自我牽伸指南:每日3組肩關節(jié)后伸訓練。
- 預防復發(fā)
- 營養(yǎng)干預:補充維生素D3+鈣劑強化骨骼。
- 定期隨訪:每3個月評估關節(jié)穩(wěn)定性。
遼寧盤錦康復科強調早期干預與患者教育,通過階梯式治療降低藥物依賴,90%患者可在6周內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疼痛患者需結合心理支持打破疼痛-焦慮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