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通過多維度手段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網絡沉迷
朝陽通過政府引導、學校教育、家庭社區(qū)協(xié)同及技術防控,構建起覆蓋線上線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顯著降低網絡沉迷風險。
一、政府與教育部門協(xié)同治理
- 1.政策引導與活動開展朝陽市教育局聯(lián)合出版局開展“預防網絡沉迷”專題教育,發(fā)放《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宣傳手冊》,組織“網絡安全課”普及法律知識。朝陽區(qū)教育系統(tǒng)開發(fā)分學段網絡素養(yǎng)課程,小學側重基礎認知,中學探討網絡道德,并開設跨學科研究課《AI智引自律上網》。定期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通過法治講座、案例分析提升青少年風險識別能力。
| 部門 | 具體措施 | 典型案例 |
|---|---|---|
| 朝陽市教育局 | 專題教育+宣傳手冊+課堂講座 | 2023年6月校園活動 |
| 朝陽區(qū)教委 | 分學段課程+跨學科研究課 | 2025年教育系統(tǒng)主題活動 |
- 教育部門聯(lián)合公安、網信辦開展“凈網”行動,治理校園周邊網吧,查處傳播有害信息的網絡平臺 。
- 將網絡沉迷防治納入學校督導考核,定期檢查手機管理、課程落實情況 。
2.專項督導與執(zhí)法行動
二、學校教育與日常管理
- 小學階段開設網絡基礎知識、信息辨識課程;中學階段增設網絡道德與規(guī)范內容 。
-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數據會未來 自律贏時間》等跨學科課程提升學生思辨能力 。
- 開展“手機聽我說”等情景劇表演,以學生視角演繹沉迷危害,增強代入感 。
- 設立心理咨詢室,對網絡依賴傾向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干預 。
1.
2.
| 措施類型 | 具體內容 | 實施效果 |
|---|---|---|
| 情景劇表演 | 通過故事演繹引發(fā)情感共鳴 | 參與學生網絡使用時長下降30% |
| 心理干預 | 個性化疏導+行為矯正 | 80%學生恢復規(guī)律作息 |
三、家庭與社區(qū)參與
- 開設“家長課堂”指導科學管理設備,倡導“親子契約”共同制定上網規(guī)則 。
- 推廣“家長模式”軟件,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和消費 。
- 社區(qū)聯(lián)合“兒童服務志愿隊”開展院落宣傳,發(fā)放《青少年網絡安全手冊》 。
- 組織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如匾額博物館參觀,轉移青少年注意力 。
1.
2.
| 參與主體 | 具體措施 | 典型案例 |
|---|---|---|
| 家長 | 安裝保護軟件+制定家庭上網公約 | 家庭網絡糾紛投訴減少40% |
| 社區(qū) | 傳統(tǒng)文化體驗+院落宣傳 | 青少年線下活動參與率提升25% |
四、技術與平臺管理
- 學校統(tǒng)一管理學生手機,課堂禁用智能終端 。
- 推廣“護苗”綠書簽行動,屏蔽不良信息網站 。
- 游戲平臺落實實名認證,僅周五、六、日20-21時向未成年人開放1小時服務 。
- 學校建立“網絡使用日志”,記錄學生上網行為軌跡 。
1.
2.
| 技術措施 | 具體內容 | 覆蓋范圍 |
|---|---|---|
| 實名認證 | 游戲賬號綁定身份證號 | 全區(qū)注冊用戶100%覆蓋 |
| 設備統(tǒng)一管理 | 課堂手機集中保管+家庭模式定時鎖屏 | 90%學校實現無手機課堂 |
朝陽通過“政策引導-學校主陣地-家庭社區(qū)協(xié)同-技術支撐”的立體化防控體系,實現從認知教育到行為約束的全鏈條干預。2023年以來,區(qū)內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率下降18%,相關投訴量減少35%,形成可復制的“朝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