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并注意觀察1-2天。
在福建寧德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后,為確保安全并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反應,接種者需在接種點留觀至少30分鐘,隨后的1-2天內應密切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注意休息,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并了解常見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方法,若出現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一、 留觀與即時注意事項
接種疫苗后,首要的安全措施是進行現場醫(yī)學觀察。
- 留觀30分鐘:這是強制性的安全程序,因為極少數人可能在接種后立即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需要在醫(yī)療人員監(jiān)護下得到及時搶救 。必須在接種單位完成這30分鐘的觀察,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離開 。
- 保持接種部位清潔:注射后的24小時內,應避免弄濕或污染注射部位,以防感染。不要用手搔抓或摩擦注射點 。
- 避免劇烈活動:接種當天應避免進行如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建議以休息為主,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 。
二、 常見不良反應及家庭處理
大多數人在接種流感疫苗后是安全的,但部分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短暫的不良反應,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即可自行消退。
- 局部反應:這是最常見的反應,表現為注射部位的疼痛、紅腫、硬結或燒灼感。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會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持續(xù)數小時至2-3天 。輕微疼痛可通過冷敷緩解,一般不需用藥。
- 全身反應: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低燒(通常指體溫在37.2℃-38.5℃之間)、頭痛、肌肉酸痛、乏力、惡心等全身性輕微癥狀 。這些反應是免疫系統被激活的正常表現,通常在1-2天內自行消失 。
- 發(fā)熱的處理方法:如果接種后出現發(fā)熱,首先應多喝溫開水,促進身體散熱 。對于低熱,可采用物理降溫,如使用退熱貼、用溫水擦拭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若體溫超過38.5℃,或伴有明顯不適,可遵醫(yī)囑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燒藥 。
下表對比了流感疫苗接種后常見的局部與全身不良反應:
對比項 | 局部不良反應 | 全身不良反應 |
|---|---|---|
主要表現 | 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燒灼感 | 發(fā)熱、頭痛、頭暈、嗜睡、乏力、肌肉酸痛、周身不適、惡心 |
發(fā)生頻率 | 較為常見 | 相對常見,發(fā)熱、流涕/鼻塞為十分常見(發(fā)生概率≥10%) |
持續(xù)時間 | 通常持續(xù)數小時至2-3天 | 多在1-2天內自行緩解 |
處理方法 | 保持清潔,可冷敷緩解疼痛 | 多飲水,物理降溫(低熱),必要時服用退燒藥(高熱) |
何時需就醫(yī) | 紅腫范圍擴大、化膿或疼痛劇烈 | 高燒不退(>39℃)、抽搐、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嚴重癥狀 |
三、 嚴重不良反應識別與就醫(yī)
雖然流感疫苗總體安全,但若出現以下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必須立即就醫(yī):
- 高燒不退:體溫持續(xù)高于39℃,或服用退燒藥后仍不下降。
- 嚴重過敏反應:出現呼吸困難、喘息、喉嚨發(fā)緊、心跳加速、全身性皮疹(如蕁麻疹)或面部/喉嚨腫脹等,這可能發(fā)生在接種后數分鐘到數小時內,需緊急處理 。
- 神經系統癥狀:如劇烈頭痛、抽搐、意識障礙,或出現肢體無力、麻木等癥狀(如格林-巴利綜合征,雖極為罕見)。
- 持續(xù)不緩解的癥狀:任何不良反應癥狀持續(xù)超過2-3天且無改善跡象,或有加重趨勢。
在寧德市,如遇緊急情況,應立即前往最近的醫(yī)療機構,或聯系接種單位(如蕉北、蕉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等)尋求幫助 。
接種流感疫苗后,通過遵循留觀、注意休息、觀察反應等措施,可以安全有效地建立起對流感的免疫屏障。絕大多數不良反應輕微且短暫,正確識別和處理這些反應,有助于公眾更安心地接受疫苗接種,從而更好地預防流感及其可能引發(fā)的嚴重并發(fā)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