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網癮需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協(xié)同,從制定規(guī)則、培養(yǎng)興趣、加強溝通等多維度入手。
網癮,也稱網絡成癮,指個體過度依賴網絡,導致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面受損的狀態(tài)。在廣東茂名,預防網癮和其他地區(qū)一樣,需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多個層面采取綜合措施。具體如下:
一、個人層面
- 樹立正確上網觀念:深刻認識到網絡是工具而非生活全部,它在提供信息、娛樂、社交便利的若過度使用會帶來危害。比如明白沉迷網絡游戲、刷短視頻無法真正提升自我,而通過網絡學習技能、查閱資料能實現自我成長。
- 遵守網絡規(guī)則:嚴格遵循《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不隨意在網上透露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不隨意回復不明來源信息;及時刪除垃圾郵件;謹慎與網友見面,若見面需有成年人陪同;遇到網絡傷害及時向家長、老師求助 。
- 做好時間與目標管理:上網前明確目標,如為完成作業(yè)查閱資料、學習一門外語課程等,并按重要程度排序。合理規(guī)劃上網時長,可借助手機、電腦定時提醒功能,每天上網時間控制在 2 小時左右,避免無目的長時間上網。
- 培養(yǎng)多元興趣愛好:積極參與繪畫、音樂、舞蹈、運動(如跑步、籃球、羽毛球)、閱讀等活動,從中獲得樂趣與成就感,減少對網絡的依賴。例如每周安排 3 - 4 次運動,每次 30 分鐘以上,享受運動帶來的身心愉悅。
- 積極應對生活挫折:生活中難免遭遇困難,如考試失利、與朋友鬧矛盾等,此時應向家人、朋友傾訴,尋求解決辦法,而非逃避到網絡世界。比如考試沒考好,和父母一起分析原因,制定學習提升計劃,而非通過玩游戲麻痹自己。
二、家庭層面
- 家長以身作則:家長在孩子面前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多進行親子互動,如一起閱讀書籍、玩親子游戲、做家務等。比如晚上全家放下手機,一起玩一小時猜謎語游戲。
- 加強陪伴與溝通:關注孩子心理需求,每天抽出 30 分鐘和孩子談心,了解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例如孩子放學回家,問問今天在學校有沒有有趣的事情發(fā)生。
- 制定家庭上網規(guī)則:和孩子共同商定上網時間、可瀏覽內容等規(guī)則,如每天做完作業(yè)后可上網 1 小時,只能訪問學習類、積極健康的網站。對違反規(guī)則行為設定相應懲罰,如減少上網時間。
- 合理利用技術手段:在電子設備上安裝防沉迷軟件,開啟青少年模式,限制孩子訪問不良內容。比如手機設置青少年模式,限制游戲、視頻軟件使用時長和內容。
- 豐富家庭活動:周末或節(jié)假日,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如爬山、野餐、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等,拓寬孩子視野,讓孩子體驗現實生活樂趣。比如每月安排一次家庭戶外野餐活動。
三、學校層面
- 加強網絡素養(yǎng)教育:將網絡素養(yǎng)納入課程體系,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文明上網等主題講座、班會,如每月舉辦一次網絡安全知識講座,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 豐富課余活動:組織多種社團活動,如書法社、文學社、足球社、科技創(chuàng)新社等,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有事可做。每天課后安排 1 - 2 小時社團活動時間。
- 建立預警機制:教師密切關注學生上網行為,發(fā)現學生有沉迷網絡跡象,如成績下滑、上課走神、精神萎靡等,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干預。例如每周教師對學生上網情況進行一次小調查,發(fā)現問題及時反饋。
- 優(yōu)化評價體系:摒棄單一以成績評價學生模式,從學習、品德、體育、藝術、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評價,讓每個學生在不同領域找到自身價值。如每學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涵蓋多個方面。
- 教師提升能力: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其識別、干預學生網絡沉迷問題的能力,使其能更好引導學生。比如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網絡沉迷干預培訓課程。
四、社會層面
- 強化宣傳引導: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平臺等,宣傳網癮危害、預防方法,營造健康上網社會氛圍。如電視臺制作并播放預防網癮公益廣告。
- 加強網絡監(jiān)管:相關部門加大對不良網站、網絡游戲的監(jiān)管力度,限制未成年人上網時間,打擊違法違規(guī)網絡行為。如嚴格執(zhí)行網絡游戲實名認證,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長。
- 提供公共服務:圖書館、青少年宮、科技館等公共場館,多舉辦適合青少年的活動,豐富其課余生活。比如圖書館周末開展青少年讀書分享會。
- 組織志愿服務:志愿者走進社區(qū)、學校,開展預防網癮宣傳、輔導活動,為有網癮問題的青少年提供幫助。如每月組織志愿者到學校開展一次網癮預防宣傳活動。
- 推動行業(yè)自律:網絡企業(yè)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優(yōu)化產品設計,設置防沉迷系統(tǒng),不向未成年人推送不良信息。如視頻平臺優(yōu)化算法,減少不良內容推送。
預防網癮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個人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家庭給予溫暖陪伴與正確引導,學校提供良好教育環(huán)境與多元發(fā)展機會,社會營造健康網絡氛圍并加強監(jiān)管。只有各方協(xié)同合作,才能有效預防網癮,讓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合理利用網絡,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