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廣西賀州門診特病認定標準的 38 種慢性病患者。
在 2025 年廣西賀州,若參保人員患有政策規(guī)定的 38 種門診特殊慢性病之一,且需長期在門診治療,便可以辦理門診特病。這 38 種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非高危、高危組)、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肝炎治療鞏固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銀屑病、嚴重精神障礙、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腦血管病后遺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帕金森氏綜合征、慢性充血性心衰、肝硬化、結核(活動期)、再生障礙性貧血、腎病綜合征、癲癇、腦癱、重癥肌無力、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強直性脊柱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重型和中間型地中海貧血、血友病、慢性腎功能不全(非腎透析)、腎透析、惡性腫瘤門診治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耐藥性結核病、肺動脈高壓、阿爾茨海默病、艾滋病、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心房顫動、支氣管哮喘(限中度及以上)、抑郁癥(限重度)。
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疾病的具體認定標準:
(一)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 冠心病
- 檢查化驗結果報告:需提供以下其中之一:
- 冠狀動脈造影或冠脈 CTA 檢查報告;
- 心電圖檢查陽性報告。
- 診斷標準:符合 1 且符合 2 或 3:
- 臨床表現為發(fā)作性胸痛或既往有發(fā)作性胸痛或心肌梗死病史。
- 心電圖檢查提示心肌缺血證據:心電圖檢查陽性;或運動負荷試驗,符合陽性診斷標準;或 24 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陽性。
- 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陽性或冠脈 CTA 陽性。
- 檢查化驗結果報告:需提供以下其中之一:
- 高血壓?。ǚ歉呶#呶=M)
- 高血壓?。ǚ歉呶#?/strong>
- 檢查結果報告:非同日三次診室血壓記錄。
- 診斷標準:
-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情況下,非同日 3 次診室血壓值高于正常,即診室收縮壓≥14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
- 目前正在服藥,但既往病史中達到診室收縮壓≥14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 條件;
- 無相應器官損害表現,未達高血壓?。ǜ呶=M)標準。
- 高血壓病(高危組)
- 檢查結果報告:非同日三次診室血壓記錄。同時符合病史及檢查化驗條件中任何一條及診斷標準。
- 病史及檢查化驗結果報告:
- 心電圖或心臟彩超檢查報告提示左室肥大;
- 腎功能(SCr、BUN)檢查報告提示腎功能不全;
- 有糖尿病史或中風病史;
- 眼底檢查報告提示眼底動脈硬化或狹窄;
- 頭顱 CT 或頭顱 MRI 檢查報告提示腦梗死或出血;
- 胸部 X 線檢查提示心影增大。
- 診斷標準:
- 收縮壓 140mmHg 及以上,舒張壓 90mmHg 及以上,至少有一次及以上門診記錄。
- 血壓達到診斷標準,并至少有以下一種靶器官損害表現:
- X 線、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肥大;
- 眼底檢查顯示視網膜動脈硬化或局限性變窄;
- 生化檢查見蛋白尿或血清肌酐輕度增高;
- 重要臟器心、腦、腎功能估計出現嚴重功能損害如冠心病、房顫、心衰、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等。
- 非同日 3 次診室血壓值收縮壓≥180mmHg 和(或)舒張壓≥110mmHg,臨床診斷 3 級高血壓,即為高血壓病(高危組)。
- 高血壓?。ǚ歉呶#?/strong>
- 慢性充血性心衰
- 檢查報告:
- 心臟彩超檢查報告;
- X 線檢查報告;
- BNP 或 NT - ProBNP 檢測報告。
- 檢查報告:
- 風濕性心臟病:通常需結合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如心臟超聲等影像學檢查,顯示有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變等證據來綜合診斷。
- 肺源性心臟病:多由慢性支氣管、肺疾病等引起,診斷需結合病史、癥狀(如咳嗽、咳痰、氣促等)、體征,以及胸部 X 線、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顯示有肺動脈高壓、右心室增大等表現。
- 心房顫動:可通過心電圖檢查發(fā)現心房顫動的特征性表現來確診,同時結合患者癥狀(如心悸等)及病史綜合判斷。
(二)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 糖尿病
- 檢查化驗結果報告:
- 兩次靜脈血糖檢查報告:空腹、隨機血糖以及糖耐量后 2 小時血糖;
- 糖化血紅蛋白。
- 診斷標準:
-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 7.0mmol/L (140mg/dl) 和 / 或隨機或糖耐量后 2 小時血糖值大于等于 11.1mmol/L (200mg/dl);
- 糖化血紅蛋白≥6.5%;
- 排除應激性高血糖癥。
- 檢查化驗結果報告:
-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 檢查報告:
- 甲狀腺功能(血 FT3、FT4、TT3、TT4、TSH)檢查報告;促甲狀腺受體抗體(TRAb)、甲狀腺過氧代物酶抗體(TPOAb)檢查報告;
- 甲狀腺 B 超。
- 檢查報告:
-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一般通過甲狀腺功能檢查,顯示血清 TSH 增高、FT4 降低等結果,并結合患者癥狀(如畏寒、乏力等)進行診斷。
(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慢性肝炎治療鞏固期
- 檢查報告:
- 乙肝兩對半或丙肝抗體檢查報告;
- 肝炎病毒檢查報告(HBV - DNA、HCV - RNA);
- 肝功能檢測報告;
- 肝臟 B 超或 CT 或 MRI 等影像學報告;
- 肝組織病理檢查報告或肝纖維化無創(chuàng)檢查;
- 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檢查報告。
- 檢查報告:
- 肝硬化
- 檢查報告:
- 肝臟影像學檢查報告或肝組織病理檢查報告;
- 肝功能檢查報告;
- 肝纖維化無創(chuàng)檢查。
- 檢查報告:
(四)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檢查報告:
- 胸部 X 線或 CT 等影像學檢查報告;
- 肺功能檢查報告(如年老體弱無法配合檢查可不提供)。
- 診斷標準:
臨床特征:在原有咳嗽、咳痰等癥狀基礎上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每年咳嗽、咳痰時間 > 3 個月或持續(xù) 2 年以上,并能除外其他心肺疾病。
- 檢查報告:
- 支氣管哮喘(限中度及以上):診斷依據包括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上述癥狀可經平喘藥物治療后緩解或自行緩解,同時結合肺功能等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五)血液系統(tǒng)疾病
- 再生障礙性貧血
- 檢查報告:
- 血常規(guī)檢查報告(包括網織紅細胞檢查);
- 骨髓細胞學檢查;
- 骨髓活檢報告。
- 檢查報告:
- 血友病:通過相關凝血因子活性檢測等實驗室檢查,結合患者自幼出現的出血傾向等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 原發(fā)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一般需多次血常規(guī)檢查顯示血小板計數減少,脾臟一般不增大,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同時排除其他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來診斷。
- 重型和中間型地中海貧血:通過血紅蛋白電泳等檢查,發(fā)現異常血紅蛋白,并結合基因檢測等結果進行診斷。
(六)神經系統(tǒng)疾病
- 腦血管病后遺癥
- 認定要點:病程需達半年以上。
- 檢查報告:
- 頭顱 CT 或頭顱 MRI 檢查報告,發(fā)病時和(或)治療后復查各一份;
- 神經系統(tǒng)陽性癥狀和(或)體征。
- 帕金森氏綜合征:通過頭顱 CT 或頭顱 MRI 檢查報告,并結合患者的運動癥狀(如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等)及非運動癥狀進行綜合診斷。
- 癲癇
- 檢查報告:
- 腦電圖檢查報告;
- 頭顱 MRI 或 CT 檢查報告;
- 血常規(guī)檢查報告。
- 檢查報告:
- 腦癱:一般通過神經系統(tǒng)檢查、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MRI 等),以及相關發(fā)育評估量表(如粗大運動功能分級系統(tǒng)(GMFCS)分級、Gesell(蓋賽爾)發(fā)育量表等)進行診斷。
- 阿爾茨海默病:通過神經心理學測試(如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表等)、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MRI、PET - CT 等),結合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等臨床表現進行綜合診斷。
(七)精神類疾?。▏乐鼐裾系K)
參照 ICD - 10 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
- 精神分裂癥
- 檢查報告:
- 陽性癥狀量表(SAPS);
- 陰性癥狀量表(SANS);
- 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若無前兩項報告有此項亦可);
-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或埃森克人格測定等心理測驗結果;
- 躁狂量表;
-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腦電圖、頭顱 CT 等輔助檢查報告。
- 診斷標準:自知力障礙,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的,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xù) 1 個月,單純型病程 2 年以上。
- 檢查報告:
- 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 檢查報告:
- 陽性癥狀量表(SAPS);
- 陰性癥狀量表(SANS);
- 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若無前兩項報告有此項亦可);
- 躁狂量表;
- 癥狀自評量表 SCL90;
-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或埃克森人格測定等心理測驗結果;
-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腦電圖、頭顱 CT 等輔助檢查報告。
- 診斷標準:
- 癥狀標準:以系統(tǒng)妄想為主要癥狀,內容較固定,并有一定的現實性,不經了解,難辨真?zhèn)巍V饕憩F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鐘情等內容。
- 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和自知力障礙。
- 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xù) 3 個月。
- 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分裂癥,或情感性精神障礙。
- 檢查報告:
- 分裂情感性障礙
- 檢查報告:
- 陽性癥狀量表(SAPS);
- 陰性癥狀量表(SANS);
- 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
- 躁狂量表;
- 癥狀自評量表 SCL90;
-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或??松烁駵y定等心理測驗結果;
-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腦電圖、頭顱 CT 等輔助檢查報告。
- 診斷標準:分裂情感性障礙指一組分裂癥狀和情感癥狀同時存在又同樣突出,常有反復發(fā)作的精神病。分裂癥狀為妄想、幻覺,及思維障礙等陽性精神病性癥狀,情感性癥狀為躁狂發(fā)作或抑郁發(fā)作癥狀。
- 癥狀標準:同時符合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或抑郁發(fā)作的癥狀標準。
- 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和自知力不全或缺乏。
- 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的分裂癥狀與情感癥狀在整個病程中同時存在至少 2 周以上,并且出現與消失的時間較接近。
- 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分裂癥,或情感性精神障礙。
- 檢查報告:
- 雙相情感障礙
- 檢查報告:
- 抑郁自評量表;
- 焦慮自評量表;
- 躁狂量表;
- 癥狀自評量表 SCL90;
-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或??松烁駵y定等心理測驗結果;
- 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腦電圖、頭顱 CT 等輔助檢查報告。
- 診斷標準:雙相情感障礙是目前發(fā)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標準,以前有相反的臨床相或混合性發(fā)作,如在躁狂發(fā)作后又有抑郁發(fā)作或混合性發(fā)作。
- 檢查報告:
-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
- 檢查報告:
- 腦電圖;
- 頭顱 CT 或 MRI;
- 抑郁自評量表;
- 焦慮自評量表;
- 躁狂量表;
- 癥狀自評量表 SCL90 等心理測驗結果;
- 腦脊液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等輔助檢查報告。
- 診斷標準: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指一組反復發(fā)作的腦異常放電導致的精神障礙。由于累及的部位和病理生理改變不同,導致的精神癥狀各異??煞譃榘l(fā)作性和持續(xù)性精神障礙兩類。前者為一定時間內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障礙,心境惡劣,精神運動性發(fā)作,可有短暫精神分裂癥樣發(fā)作,發(fā)作具有突然性、短暫性,及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后者為分裂癥樣障礙、人格改變,可有智能損害等。
- 癥狀標準:符合器質性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有原發(fā)性癲癇的證據;精神障礙的發(fā)生及其病程與癲癇相關。
- 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
- 病程標準:分發(fā)作性和持續(xù)性兩類病程。前者有突然性、短暫性,及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后者(如分裂癥樣障礙、人格改變,或智能損害等)為遷延病程。
- 排除標準:排除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精神障礙。
- 檢查報告:
- 抑郁癥(限重度):通過相關心理測評量表(如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等)評估,結合患者持續(xù)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自責自罪等癥狀,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并排除其他精神障礙及軀體疾病所致的抑郁狀態(tài)來診斷。
(八)免疫系統(tǒng)疾病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檢查報告:
- 免疫學檢查結果報告:抗 ds - DNA 抗體、抗 Sm 抗體、抗核抗體、補體 C3、C4 等;
- 血常規(guī)檢查報告;
- 尿常規(guī)檢查報告;
- 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報告或尿蛋白 / 肌酐比值;
- 心電圖或心臟彩超檢查報告。
- 檢查報告:
-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 檢查報告:
- 類風濕因子或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C 反應蛋白檢查報告;
- 外周關節(jié)正位片或 MRI 等影像學檢查報告;
- 血沉檢查報告;
- 免疫檢查報告:補體 C3、C4;免疫球蛋白檢測(IgA、IgG、IgM);
- 胸片或胸部 CT。
- 檢查報告:
- 強直性脊柱炎:通過影像學檢查(如骶髂關節(jié) X 線、CT、MRI 等顯示骶髂關節(jié)炎表現),結合患者癥狀(如炎性腰背痛等)、實驗室檢查(如 HLA - B27 檢測等)進行綜合診斷。
- 重癥肌無力:通過疲勞試驗、新斯的明試驗等,以及相關抗體檢測(如乙酰膽堿受體抗體等),結合患者受累骨骼肌極易疲勞等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九)其他疾病
- 銀屑病:皮膚組織病理檢查報告可輔助診斷,同時結合典型的皮膚癥狀(如紅斑、鱗屑等)進行判斷。
- 結核(活動期)
- 檢查報告:
- 痰或肺泡灌洗液、胸水等標本抗酸桿菌涂片或培養(yǎng)檢查報告或分子生物學報告,或病理標本檢查報告;
- 胸片 X 線或胸部 CT 檢查報告;
- 免疫學檢查結果(PPD 或 T - SPOT 或 γ - 干擾素釋放試驗)。
- 檢查報告:
- 腎病綜合征
- 檢查報告:
- 尿常規(guī)檢查報告;
- 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檢查報告;
- 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報告;
- 血脂檢查報告;
- 腎功能檢查報告。
- 檢查報告:
- 慢性腎功能不全(非腎透析):通過腎功能檢查(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升高),結合患者病史、癥狀(如水腫、貧血等)及其他相關檢查(如腎臟超聲等)進行診斷。
- 腎透析:一般針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等符合透析指征的患者,由醫(yī)生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判斷。
- 惡性腫瘤門診治療:需病理檢查和 / 或細胞學檢查報告,以及 X 線、B 超、CT、MRI、PET/CT 等檢查報告或介入診療記錄及腫瘤標志物等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結果來確診。
- 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針對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為預防和治療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而進行的門診治療。
- 耐藥性結核病:通過結核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證實結核菌對一種或多種抗結核藥物耐藥,并結合患者病史、癥狀及其他相關檢查進行診斷。
- 肺動脈高壓:通過右心導管檢查測量肺動脈壓力等方法確診,同時結合超聲心動圖等其他檢查評估病情。
- 艾滋病:通過艾滋病抗體檢測等實驗室檢查,結合流行病學史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