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月是預防游戲成癮的關鍵干預期,早期識別和科學干預能有效降低游戲成癮風險。
廣西柳州預防游戲成癮需要家庭、學校、醫(yī)療和社會多層面協(xié)同發(fā)力,通過科學引導、合理管控、專業(yè)干預和社會支持,構建全方位預防體系,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用網習慣,遠離游戲成癮困擾。
一、家庭預防措施
家庭是預防游戲成癮的第一道防線,家長的引導和管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著深遠影響。家長一邊自己玩著手機,一邊告訴孩子網絡游戲有害,這種雙重標準沒有說服力,反而讓孩子感覺虛偽厭惡。家長自己不要把手機當做"玩具",以身作則,只用手機做正經事。這樣,孩子才能把手機當做做正經事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2. 合理管控設備使用
為孩子單獨配置電子產品,勿與家長共用混用。同時規(guī)定好孩子每次玩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準超過多長時間,小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比較弱,所以作為家長需要嚴格把關,讓他遵守規(guī)則。
3. 加強陪伴與溝通
孩子沉迷網絡有時候往往是因為缺少陪伴,沒有足夠的精神滿足感造成的。所以,父母要履行做父母的職責,盡量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不論父母有多忙,都要用心陪伴孩子。父母要盡可能在家陪孩子一起吃飯,陪孩子郊游,陪孩子唱歌,陪孩子學習。當孩子想上網時,父母也完全可以陪孩子上網。陪孩子上網時正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機會,可以借機讓孩子學習正確的上網規(guī)矩。
4. 采取防沉迷措施
2021年5月31日前,所有游戲企業(yè)需完成其運營游戲的防沉迷系統(tǒng)接入工作。6月1日起,未接入防沉迷系統(tǒng)運營游戲要停止運營。家長可對孩子所玩游戲進行設置"青少年模式",除了游戲賬號實名認證,針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間、游戲消費也進行合理限制。
5. 嚴守支付密碼
家長要經常檢查手機,避免孩子自行下載無關軟件。不要告訴孩子支付密碼,不要輕易設置免密支付。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對孩子的反詐騙教育,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鏈接一律不看、不理、不點。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加開導,以免發(fā)生意外。
下表對比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游戲時間管控建議:
年齡段 | 每日游戲時間建議 | 管控方式 | 家長陪伴方式 |
|---|---|---|---|
3-6歲 | 不超過30分鐘 | 嚴格限制,家長全程陪同 | 親子游戲,戶外活動 |
7-12歲 | 不超過1小時 | 設置青少年模式,定時提醒 | 共同參與有益游戲,培養(yǎng)其他興趣 |
13-18歲 | 不超過1.5小時 | 協(xié)商制定規(guī)則,培養(yǎng)自律 | 尊重隱私,保持溝通,引導合理規(guī)劃時間 |
二、學校預防措施
學校是預防游戲成癮的重要陣地,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
1. 開展健康宣教活動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健康宣教講師團走進學校,為師生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宣講,教育引導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用網習慣,文明用網、健康成長。主講老師們從沉迷網絡的危害、如何做好自身科學用網管理等方面進行講解,引導未成年人正確文明用網。
2.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幫助學生認識游戲成癮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通過心理健康課程、團體輔導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和壓力應對能力。
3.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活動,如體育比賽、文藝表演、科技創(chuàng)新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發(fā)展興趣的平臺,減少對網絡游戲的依賴。
4. 建立預警機制
學校應建立學生行為預警機制,對出現(xiàn)游戲成癮傾向的學生及時進行干預,與家長保持溝通,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下表對比了不同類型學校預防游戲成癮的措施特點:
學校類型 | 預防措施特點 | 資源優(yōu)勢 | 實施難點 |
|---|---|---|---|
小學 | 以行為習慣養(yǎng)成為主,家長參與度高 | 學生可塑性強,易于引導 | 學生自控能力弱,需持續(xù)監(jiān)督 |
中學 | 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學生自主性強 | 學生認知能力較強,能理解危害 | 逆反心理強,需尊重學生自主權 |
職業(yè)學校 | 以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為主,實踐機會多 | 專業(yè)技能學習可轉移注意力 | 學生課余時間多,需合理安排 |
三、醫(yī)療干預措施
當游戲成癮問題較為嚴重時,需要專業(yè)的醫(yī)療干預和治療。
1. 心理咨詢服務
柳州市婦幼保健院臨床心理科提供網絡成癮的心理咨詢服務,由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坐診,采用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危機干預、團體心理治療等方法,幫助患者擺脫游戲成癮困擾。
2. 專業(yè)評估與診斷
通過專業(yè)的心理測量系統(tǒng),對游戲成癮程度進行科學評估,包括情緒評估、心身癥狀評估、人格測試、強迫障礙測試、睡眠障礙測試等,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 物理治療
采用經顱磁刺激治療、沙盤治療、音樂放松治療、智能身心反饋訓練等物理治療方法,輔助心理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4. 家庭治療
游戲成癮往往與家庭關系密切相關,通過家庭治療,改善家庭溝通模式,增強家庭支持功能,為患者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下表對比了不同治療方法的適用情況:
治療方法 | 適用癥狀 | 治療周期 | 治療效果 |
|---|---|---|---|
認知行為治療 | 輕中度成癮,有一定自知力 | 3-6個月 | 改變認知,建立健康行為模式 |
家庭治療 | 家庭關系問題明顯的成癮 | 6-12個月 | 改善家庭互動,增強支持系統(tǒng) |
物理治療 | 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 1-3個月 | 緩解情緒癥狀,輔助心理治療 |
團體治療 | 有社交需求的中度成癮 | 2-4個月 | 提供同伴支持,學習應對技巧 |
四、社會支持措施
社會支持是預防游戲成癮的重要保障,需要多方協(xié)作,共同營造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1. 政策法規(guī)保障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對網絡游戲服務方有新增要求,比如經營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
2. 社區(qū)宣傳教育
廣西開展了暑期防網癮"護苗"行動,通過動漫形式生動形象地向未成年人普及"掃黃打非"知識,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文明上網,樹立網絡安全意識,提高預防網絡沉迷能力。
3. 家庭教育援助
廣西偏鄉(xiāng)家庭教育援助行動計劃開展家庭教育援助,幫助家長預防孩子的成癮行為。推廣"延遲滿足"教育,作為預防成癮的重要措施。關注孩子學業(yè)倦怠問題,防止沉迷游戲等因素影響學習動力。
4. 專業(yè)機構支持
柳州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提供成癮問題(包括手機網絡依賴)的心理咨詢服務。廣西有專門的戒網癮學校,為嚴重游戲成癮的青少年提供專業(yè)幫助。
下表對比了不同社會主體的責任與作用:
社會主體 | 主要責任 | 具體措施 | 預期效果 |
|---|---|---|---|
政府部門 | 政策制定與監(jiān)管 | 出臺法規(guī),加強監(jiān)管,提供公共服務 | 營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提供制度保障 |
企業(yè) | 履行社會責任 | 開發(fā)防沉迷系統(tǒng),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間 | 減少游戲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 |
社區(qū)組織 | 宣傳教育與服務 | 開展健康宣教,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 提高居民防成癮意識,提供專業(yè)支持 |
媒體 | 正確引導輿論 | 宣傳科學用網知識,報道典型案例 | 引導公眾正確認識游戲成癮問題 |
預防游戲成癮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家庭、學校、醫(yī)療和社會各方面協(xié)同努力,通過科學引導、合理管控、專業(yè)干預和社會支持,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游戲成癮困擾,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