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8小時內
Hib疫苗接種后需要警惕的主要是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和特殊身體狀況,家長應密切觀察兒童表現并及時應對。以下分點詳細說明關鍵注意事項:
一、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局部反應
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硬結或疼痛,通常持續(xù)1-3天。需避免抓撓,必要時冷敷緩解。全身反應
- 低熱(37.5°C-38.5°C):占接種者5%-10%,建議物理降溫并多飲水。
- 煩躁/嗜睡:一般24小時內自行消退,保持環(huán)境安靜即可。
常見反應對比表:
反應類型 發(fā)生率 持續(xù)時間 處理方式 局部紅腫 15%-20% 1-3天 冷敷,避免按壓 發(fā)熱(≤38.5°C) 5%-10% 24-48小時 物理降溫,觀察 食欲減退 3%-8% 1-2天 少量多餐,流質飲食
二、需緊急就醫(yī)的嚴重反應
過敏反應
若出現呼吸困難、全身皮疹或喉頭水腫(發(fā)生率<1/百萬劑),必須立即送醫(yī),此類反應多發(fā)生在接種后30分鐘內。神經系統癥狀
持續(xù)哭鬧(>3小時)、抽搐或意識模糊需警惕罕見腦炎反應(發(fā)生率約1/50萬劑)。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免疫缺陷者
患有白血病、HIV感染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接種后抗體應答率降低30%-40%,需加強防護避免感染。早產兒
體重<2.5kg的早產兒接種后發(fā)熱風險增高20%,建議延至體重達標后接種。與其他疫苗聯用
當Hib疫苗與百白破、脊灰疫苗同時接種時,局部紅腫發(fā)生率增加15%,需分側肢體注射。
Hib疫苗是預防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核心手段,雖然嚴重不良反應率極低,但家長仍需掌握基礎識別方法。接種后72小時內保持觀察,出現異常及時聯系接種單位,確保兒童獲得安全有效的免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