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周
急性腰扭傷是廣州地區(qū)康復科常見病癥,多因突然用力或姿勢不當引發(fā)肌肉、韌帶損傷??茖W康復需結合多階段治療,通常1-3周可顯著緩解癥狀,但完全恢復需根據損傷程度調整方案。
一、康復周期與階段劃分
| 階段 | 時間范圍 | 核心目標 | 典型措施 |
|---|---|---|---|
| 急性期 | 傷后1-3天 | 減輕炎癥、緩解疼痛 | 嚴格臥床休息、冷敷(48小時內) |
| 亞急性期 | 傷后3-7天 | 促進血液循環(huán)、恢復活動能力 | 熱敷、藥物干預、物理治療 |
| 功能恢復期 | 1-3周 | 強化肌群、預防復發(fā) | 康復鍛煉、逐步恢復日常活動 |
二、核心治療方法
- 1.休息與制動急性期需硬板床平臥1-3天,避免久坐或彎腰。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床上翻身活動,佩戴腰圍輔助支撐。
- 2.冷熱敷交替48小時內:冰袋冷敷(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減輕腫脹。48小時后:40℃熱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鐘),促進修復。
- 3.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炎癥,肌肉松弛劑(如乙哌立松)改善痙攣。外用貼劑(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局部鎮(zhèn)痛。
- 4.物理治療超聲波、電療等加速組織修復,超短波改善微循環(huán)。專業(yè)推拿緩解肌肉緊張,針灸刺激腎俞、大腸俞等穴位。
三、康復鍛煉要點
| 鍛煉類型 | 具體動作 | 作用 | 適用階段 |
|---|---|---|---|
| 腰部伸展 | 仰臥屈膝,緩慢左右扭轉腰部 | 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 | 亞急性期 |
| 核心肌群訓練 | 橋式運動(仰臥抬臀)、平板支撐 | 增強腰背肌力量 | 功能恢復期 |
| 水中運動 | 溫水池內步行或伸展 | 利用浮力減輕關節(jié)壓力 | 疼痛緩解后 |
四、注意事項
- 避免久坐久站:使用靠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每30分鐘起身活動 。
- 睡姿調整:側臥時雙膝間夾軟枕,仰臥時膝下墊枕,減輕腰部壓力 。
- 及時就醫(yī)信號:3天后疼痛未緩解或出現(xiàn)下肢麻木,需排查椎間盤突出 。
科學康復需結合個體損傷程度,廣州地區(qū)患者可優(yōu)先選擇三甲醫(yī)院骨科或專業(yè)康復機構,制定個性化方案。通過多階段干預與長期鍛煉,多數患者可有效恢復腰部功能,降低復發(f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