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月
運動損傷的治療與康復需根據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方案,通常包括急性期處理、恢復期護理及長期康復訓練,以促進功能恢復并預防再次損傷。
一、運動損傷常見類型及癥狀
- 1.肌肉拉傷癥狀:局部疼痛、腫脹、肌肉緊張或痙攣,可能出現淤血。處理:立即停止運動,24小時內冷敷,加壓包扎,48小時后熱敷,疼痛明顯可外用活血化瘀藥物。
- 2.韌帶扭傷癥狀:關節(jié)腫脹、壓痛、活動受限,嚴重時伴關節(jié)不穩(wěn)。處理:急性期固定患肢,冰敷消腫,后期通過理療、康復訓練恢復關節(jié)穩(wěn)定性。
- 3.關節(jié)損傷癥狀:疼痛、活動受限、關節(jié)畸形(如肩袖損傷、膝關節(jié)半月板撕裂)。處理:輕度損傷保守治療,嚴重者需關節(jié)鏡手術或韌帶重建術。
- 4.骨折癥狀:劇烈疼痛、腫脹、畸形,可能伴神經血管損傷。處理:復位固定(石膏或手術),術后結合康復訓練恢復功能。
| 損傷類型 | 急性期處理(24-48小時) | 恢復期措施 |
|---|---|---|
| 肌肉拉傷 | 冰敷、加壓包扎 | 漸進性拉伸、抗阻訓練 |
| 韌帶扭傷 | 固定、抬高患肢 | 平衡訓練、本體感覺康復 |
| 關節(jié)損傷 | 制動、藥物鎮(zhèn)痛 | 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肌肉力量強化 |
| 骨折 | 臨時固定、避免移動 | 逐步負重訓練、物理治療 |
二、治療與康復方法
- 保護(Protect):使用支具或繃帶固定患處。
- 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根據損傷程度逐步恢復活動。
- 冰敷(Ice):每次15-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
- 加壓包扎(Compression):彈性繃帶減輕腫脹。
- 抬高(Elevation):患肢高于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 。
- 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疼痛,氨基葡萄糖修復軟骨 。
- 物理治療:超聲波、紅外線理療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超短波緩解炎癥 。
- 早期(1-2周):被動關節(jié)活動、肌肉等長收縮訓練。
- 中期(2-6周):主動-輔助訓練、抗重力位活動。
- 后期(6周后):抗阻訓練、功能性動作模擬(如深蹲、跳躍) 。
1.
2.
3.
| 康復階段 | 訓練內容 | 目標 |
|---|---|---|
| 急性期 | 冰敷、靜態(tài)拉伸 | 控制炎癥、減輕疼痛 |
| 亞急性期 | 動態(tài)拉伸、低強度有氧 | 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 |
| 功能重建期 | 平衡訓練、專項動作練習 | 提升肌肉力量與協(xié)調性 |
三、遼寧撫順康復科特色治療
1. 針灸、推拿配合超聲波治療慢性損傷(如網球肘、跟腱炎),有效率提升30% 。
2. 針對青少年運動愛好者開展“熱身-訓練-恢復”全流程指導,降低重復損傷風險 。
3. 骨折或韌帶重建術后24小時介入康復訓練,平均縮短住院時間40% 。
運動損傷的康復需遵循“早期干預、循序漸進、個性化方案”原則。遼寧撫順康復科通過多學科協(xié)作,結合傳統(tǒng)中醫(yī)與現代技術,為患者提供從急性處理到功能重建的全周期服務,顯著提升運動能力恢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