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脊柱側彎,若發(fā)現(xiàn)及時且患者年齡較小、身體柔韌性好,堅持規(guī)律康復訓練并配合支具矯正,3 到 6 個月可見明顯改善,持續(xù)訓練 1 到 2 年有望恢復正常。但側彎較重,如角度超 40 度,或患者年齡偏大、骨骼發(fā)育接近成熟,康復訓練時長會大大延長,可能需 2 到 3 年甚至更久,還可能需結合手術治療,術后配合長期康復訓練鞏固效果。
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通常會導致脊柱向側方彎曲,造成身體不對稱和運動功能障礙。山西呂梁的康復科在脊柱側彎康復方面,為患者提供了全面且專業(yè)的治療服務。其涵蓋了從病情診斷、康復方案制定到具體治療實施的一系列流程,致力于幫助患者改善脊柱側彎狀況,提升生活質量。
一、脊柱側彎的診斷
準確診斷是開展有效康復治療的前提。呂梁康復科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診斷:
- 體格檢查:康復醫(yī)師會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其中,亞當斯前屈試驗是常用的初步篩查方法。讓患者雙腿伸直,緩慢向前彎腰至 90°,從后方觀察患者的背部,若出現(xiàn)兩側背部不對稱,如一側較高,可能提示存在脊柱側彎。還會檢查患者的肩部是否等高、骨盆是否傾斜、胸廓是否有畸形等,這些體征都能為判斷脊柱側彎提供重要線索。
- 影像學檢查:
- X 線檢查:這是診斷脊柱側彎的重要手段。通過拍攝站立位全脊柱正側位 X 線片,醫(yī)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脊柱的形態(tài)、彎曲角度以及椎體的結構等。其中,Cobb 角是衡量脊柱側彎程度的關鍵指標。測量方法為在 X 線片上找到側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椎體,分別沿這兩個椎體的上、下終板作延長線,這兩條延長線的夾角就是 Cobb 角。一般來說,Cobb 角小于 10° 為姿勢性側彎,可能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等改善;Cobb 角在 10° - 20° 之間為輕度脊柱側彎;20° - 40° 為中度;大于 40° 則為重度。
- CT 檢查:對于一些復雜的脊柱側彎病例,如先天性脊柱側彎,存在椎體畸形等情況時,CT 檢查能提供更詳細的骨骼結構信息,幫助醫(yī)生更準確地判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 MRI 檢查:當需要了解脊柱側彎是否對脊髓、神經(jīng)等造成壓迫或損傷時,MRI 檢查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清晰地顯示脊髓、椎間盤、神經(jīng)等軟組織的情況,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參考。
二、康復治療方法
針對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呂梁康復科采用多種康復治療方法,通常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 運動療法:
- 基礎姿勢訓練:正確的姿勢對于改善脊柱側彎至關重要。在站立時,要求患者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收腹挺胸,肩膀向后打開,頭部保持正直?;颊呖稍阽R子前進行練習,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站立習慣。坐姿方面,坐在椅子上時,應保持背部挺直,肩膀放松,眼睛平視前方,椅子高度要合適,使雙腳能平放在地面,可使用靠墊支撐腰部,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例如,青少年在學習時,保持正確坐姿,能有效減輕脊柱壓力,防止側彎加重。
- 核心肌群強化訓練: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部肌肉等,其穩(wěn)定對維持脊柱正常曲度起著關鍵作用。平板支撐是常見的訓練動作,患者呈俯臥撐姿勢,但用前臂和腳尖支撐身體,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每次持續(xù)數(shù)秒至數(shù)十秒,重復多次。卷腹訓練,患者仰臥位,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耳旁,收縮腹肌使上半身抬起,然后緩慢放下,重復進行。還有鳥狗式,患者四肢著地,保持背部挺直,交替抬起一只手臂和一條腿,保持幾秒鐘后放下,再換另一側,這些訓練都能增強脊柱周圍肌肉力量和耐力。
- 伸展與柔韌性訓練:加強脊柱兩側肌肉柔韌性,有助于平衡脊柱兩側力量。貓牛式,患者四肢著地呈跪姿,吸氣時背部下沉,頭部向上抬起,腹部收縮;呼氣時背部拱起,頭部向下低垂,腹部放松,重復多次。脊柱側屈伸展,患者站立位,雙手叉腰或舉過頭頂,向一側側屈身體,感受脊柱的拉伸,每側保持數(shù)秒后換另一側。瑜伽三角式,站立位雙腿分開,右腳向右側邁一步,身體向右側彎曲,右手觸摸右腳外側地面,左手向上伸直,左右兩側交替進行。
- 平衡與穩(wěn)定性訓練:利用平衡球、平衡板等工具進行訓練,能提高身體穩(wěn)定性,鍛煉脊柱周圍肌肉協(xié)調性和反應能力。側平板支撐,身體側臥,用一側手臂和腳外側支撐身體,使身體保持一條直線,每側保持數(shù)秒至數(shù)十秒,重復多次。單腳站立,站立位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或叉腰,慢慢抬起一只腳,保持身體平衡,每側站立數(shù)秒后換另一側。坐在瑜伽球上,雙腳平放在地面,保持身體平衡,還可前后左右晃動身體,感受脊柱的平衡調整。
- 物理治療:
- 牽引治療:通過應用外力拉伸脊柱,可減輕脊柱側彎癥狀。在呂梁康復科,牽引治療一般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常見的牽引方式有頸椎牽引和腰椎牽引。例如,對于一些因脊柱側彎導致頸部或腰部疼痛、肌肉緊張的患者,通過合適的牽引重量和時間,能拉開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對神經(jīng)的壓迫,緩解疼痛,同時也有助于調整脊柱的力線。
- 按摩治療:專業(yè)康復治療師會運用手法對患者脊柱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進行按摩。按摩可以放松緊張的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和肌肉痙攣。按摩還能調整脊柱關節(jié)的微小錯位,改善脊柱的活動度。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滾法、按法、推法等,治療師會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法和力度。
- 理療儀器輔助治療:科室配備了多種先進的理療儀器。干擾電治療儀通過輸出不同頻率的電流,交叉作用于人體,產(chǎn)生內(nèi)生電流,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疼痛和疲勞。氣壓彈道式體外沖擊波治療儀利用高能量的沖擊波,作用于病變部位,可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減輕疼痛。經(jīng)顱磁刺激儀通過改變大腦皮質神經(jīng)細胞的膜電位,影響腦內(nèi)代謝和神經(jīng)電活動,對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有一定作用,在脊柱側彎康復中,可輔助緩解因神經(jīng)受壓引起的相關癥狀。中高低頻治療儀、短波治療儀、電子針灸治療儀等也都在不同方面發(fā)揮著促進康復的作用。
- 支具矯正:對于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且脊柱側彎 Cobb 角在 20° - 40° 之間的患者,支具矯正是一種重要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呂梁康復科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定制個性化的支具。支具類型主要有胸腰骶支具(TLSO)和頸胸腰骶支具(CTLSO)。胸腰骶支具適用于頂椎在 T8 以下的側凸患者,它由塑料制成,上端至腋下,下端包繞骨盆,能對脊柱側彎部位施加適當?shù)膲毫?,糾正側彎畸形。頸胸腰骶支具固定范圍包括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適用于頂椎在 T8 以上的側凸患者,如 Milwaukee 支具,包繞骨盆部分由塑料制成,外面附有三個立柱,一前二后,三根柱在頸部與頸圈相連,通過對脊柱各部位的力學調整來矯正側彎?;颊吲宕髦Ь邥r間每日不少于 23 小時,1 小時留作洗澡、體操等活動練習,且需持之以恒,直至骨生長發(fā)育成熟。在佩戴過程中,醫(yī)生會定期根據(jù)患者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和脊柱側彎改善情況,對支具進行調整。
- 手術治療后的康復:對于 Cobb 角大于 40°,且經(jīng)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存在嚴重的脊柱畸形、神經(jīng)功能障礙等情況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呂梁康復科在患者手術后,會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術后早期,主要是進行傷口護理,預防感染,同時指導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床上活動,如翻身、四肢的主動活動等,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隨著傷口愈合,逐漸增加康復訓練強度,包括呼吸訓練,以改善肺部功能;肢體力量訓練,提高肌肉力量;以及逐漸進行坐立、站立、行走等訓練,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在康復過程中,還會配合物理治療等方法,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 中醫(yī)康復方法:
- 針灸推拿: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jié)人體經(jīng)絡氣血的運行,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和陰陽的作用。在脊柱側彎康復中,選取與脊柱相關的穴位,如督脈、膀胱經(jīng)上的穴位,通過針刺調節(jié)經(jīng)絡氣血,改善局部肌肉的營養(yǎng)供應,緩解肌肉緊張。推拿手法包括正骨手法和軟組織推拿手法。正骨手法可調整脊柱關節(jié)的位置,糾正脊柱側彎引起的關節(jié)錯位,恢復脊柱的正常序列。軟組織推拿手法則主要用于放松脊柱周圍的肌肉,緩解疼痛和肌肉痙攣。例如,通過滾法、揉法、按法等手法,對豎脊肌、斜方肌等進行放松,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
- 中藥內(nèi)服外用:中藥內(nèi)服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癥狀、體征,進行辨證論治。對于一些因肝腎虧虛導致脊柱側彎的患者,可采用滋補肝腎的中藥方劑,如六味地黃丸等,以促進骨骼的發(fā)育和修復。中藥外用方面,如中藥熏蒸,將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作用的中藥,通過加熱熏蒸的方式,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滲透到皮膚和肌肉組織中,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三、康復注意事項
- 定期復查:在康復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到醫(yī)院復查。通過復查 X 線等檢查,醫(yī)生可以觀察脊柱側彎的變化情況,了解康復治療的效果。根據(jù)復查結果,醫(yī)生會及時調整康復治療方案,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來說,輕度脊柱側彎患者可能 3 - 6 個月復查一次,中重度患者復查時間可能更短。
- 生活習慣調整:患者要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無論是坐姿還是站姿。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都會加重脊柱的負擔,導致側彎進一步發(fā)展。建議定時起身活動,進行簡單的拉伸運動,如腰部扭轉、肩部放松等。選擇合適的家具也很重要,盡量避免使用過于低矮的椅子和過軟的床墊,應選擇支撐性良好的椅子和床墊,以維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在睡眠姿勢方面,盡量采取仰臥位或側臥位,仰臥位時可在膝蓋下方墊一個薄枕頭,使膝關節(jié)微屈,減輕腰部壓力;側臥位時保持脊柱在一條直線上,可在兩腿之間夾一個薄枕頭。
- 飲食營養(yǎng):均衡飲食對脊柱側彎康復也有一定影響。患者應注重營養(yǎng)攝入,多吃富含鈣、維生素 D 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魚蝦等,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維生素 D 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能促進骨骼健康,對脊柱側彎的康復起到輔助作用。也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yǎng)素的攝入,維持身體正常的代謝和生理功能。
在山西呂梁的康復科,通過綜合運用多種診斷方法和康復治療手段,為脊柱側彎患者提供了全面、個性化的康復服務?;颊咴诜e極配合治療的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注意事項,有助于改善脊柱側彎狀況,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體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