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證體檢項目通常涵蓋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多個方面。這些項目旨在排查傳染病及評估基本健康狀況,確保從業(yè)者不會對服務對象的健康造成威脅。
一、體格檢查
通過對身體基本狀況的檢查,初步評估健康狀態(tài),排查明顯疾病體征。
- 一般檢查: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心率等基礎生理指標。身高、體重用于計算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判斷體重是否正常;血壓測量有助于篩查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例如,血壓長期高于 140/90mmHg 可能存在高血壓風險。
- 內(nèi)科檢查:醫(yī)生通過觸診、聽診等方式,檢查心肺、腹部等重要臟器。聽診心肺,判斷是否有呼吸音異常、心律不齊等;觸診腹部,檢查肝臟、脾臟等器官大小、質(zhì)地,排查有無病變。比如,心肺聽診發(fā)現(xiàn)啰音,可能提示肺部感染等疾病。
- 外科檢查:主要檢查皮膚、甲狀腺、淋巴結、四肢關節(jié)及脊柱等部位。查看皮膚有無傳染性皮損,如膿皰瘡、疥瘡等;檢查甲狀腺、淋巴結有無腫大;評估四肢關節(jié)活動度及脊柱形態(tài)是否正常。對于餐飲從業(yè)人員,手部有無化膿性傷口是檢查重點。
二、實驗室檢查
借助對血液、尿液、糞便等樣本的檢測,深入了解身體機能,篩查各類疾病。
- 血常規(guī):通過采集靜脈血,分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紅細胞、血紅蛋白數(shù)值可判斷是否貧血;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能輔助診斷感染類型;血小板數(shù)量與凝血功能相關。例如,血紅蛋白男性低于 120g/L、女性低于 110g/L,可能存在貧血情況。
- 尿常規(guī):檢測尿液的顏色、透明度、酸堿度、尿蛋白、尿糖、紅細胞、白細胞等項目。可篩查泌尿系統(tǒng)疾病,如腎炎、尿道炎,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尿蛋白陽性可能提示腎臟功能異常。
- 肝功能:一般檢測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等指標,反映肝臟代謝和解毒功能,判斷有無肝臟損傷、肝炎等疾病。ALT、AST 升高,可能意味著肝臟受到損害。
- 糞便檢查:采用糞便常規(guī)化驗與寄生蟲卵檢測,重點篩查傷寒、副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病原體。對于食品加工崗位,可能需連續(xù) 3 天取樣檢測,確保無霍亂弧菌、志賀菌等致病菌攜帶。
三、影像學檢查
主要通過胸部 X 光檢查,排查肺部疾病。胸部 X 光檢查(數(shù)字化胸片):采用 DR 設備,輻射劑量約 0.1mSv,可清晰觀察肺部形態(tài)、結構,排查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能檢出 3mm 以上肺部結節(jié)。若發(fā)現(xiàn)肺部有可疑陰影,可能需進一步做痰涂片等檢查。不過,孕婦可憑證明免檢,改用結核菌素試驗替代。
四、傳染病篩查
檢測常見傳染病指標,預防傳染病傳播。
- 病毒性肝炎篩查:一般檢測甲型 / 戊型肝炎 IgM 抗體,排查急性甲型、戊型肝炎。部分地區(qū)或行業(yè)可能增加乙肝表面抗原等檢測項目,了解乙肝感染情況。
- 其他傳染病檢測:通常包括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采用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等方法篩查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抗體檢測,排查艾滋病感染。對于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可能增加淋球菌涂片檢查等項目。
不同行業(yè)對健康證體檢項目可能有額外要求。例如,藥品生產(chǎn)人員可能需增加血糖檢測;粉塵接觸崗位人員,可能需增加肺功能檢測。健康證體檢項目是保障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重要措施,通過全面檢查,能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健康問題,確保從業(yè)者以良好健康狀態(tài)從事相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