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
62 歲人群中餐后血糖 20.8mmol/L,遠超正常范圍,情況嚴重,預示著糖代謝嚴重紊亂,可能面臨急性并發(fā)癥風險,需立即就醫(yī)。
一、血糖的正常范圍與異常判定
正常情況下,健康成人的血糖標準如下:
| 檢測時段 | 正常范圍(mmol/L) | 糖尿病預警值(mmol/L) |
|---|---|---|
| 空腹 | 3.9 - 6.1 | ≥7.0 |
| 餐后 2 小時 | <7.8 | ≥11.1 |
| 隨機血糖 | - | ≥11.1 且伴癥狀 |
62 歲人群也遵循此標準,中餐后血糖 20.8mmol/L,遠高于餐后 2 小時血糖正常上限 7.8mmol/L,屬于高血糖范疇。
二、高血糖的危害
- 急性并發(fā)癥:如此高的血糖,可能引發(f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會出現(xiàn)尿頻、口渴、呼吸急促、胃腸道不適等癥狀,嚴重時可致昏迷甚至死亡。也有引發(fā)高滲性昏迷的風險,這同樣是極為嚴重的情況,可危及生命。
- 慢性并發(fā)癥風險增加: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對全身血管造成損害。
- 心血管方面:導致血管壁逐漸硬化、狹窄,大大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幾率。
- 腦血管方面:易引發(fā)腦梗死、腦出血等腦血管意外。
- 微血管方面:會影響腎臟的微血管,導致糖尿病腎病,病情進展可能發(fā)展為腎衰竭;影響視網膜微血管,可出現(xiàn)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時可致失明;還會影響神經血管,引發(fā)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常出現(xiàn)肢體麻木、疼痛等不適。
- 免疫力下降:高血糖環(huán)境有利于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生長繁殖,而長期高血糖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使人更容易遭受各種感染,如皮膚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且感染后治療難度增加,病程延長。
三、可能導致高血糖的原因
- 未控制的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使得血糖無法正常被細胞攝取利用,從而在血液中大量積聚,導致血糖升高。
- 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炎癥長期損害胰腺組織,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生成與分泌,進而引起血糖升高。
- 感染或應激:身體遭受嚴重感染,或經歷重大創(chuàng)傷、手術、急性心肌梗死等應激情況時,體內會分泌多種升高血糖的激素,導致血糖急劇上升。
- 飲食因素:中餐進食大量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甜食、精制谷物等,超出身體對血糖的調節(jié)能力,就會引起餐后血糖大幅升高。
- 藥物因素:
- 漏服降糖藥:正在接受降糖治療的患者,若漏服磺脲類等降糖藥物,或未按時注射胰島素,會使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升高。
- 其他藥物干擾:服用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等藥物,可能影響體內糖代謝,導致血糖升高。
62 歲中餐后血糖 20.8mmol/L 已遠超正常,情況嚴重,務必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綜合評估,明確病因,制定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等在內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以控制血糖,降低并發(fā)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