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85%的肩痛患者經綜合康復治療3-6個月可顯著改善癥狀
湖南株洲康復科針對肩部疼痛采用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通過精準診斷、階梯化治療及個性化康復方案,幫助患者恢復關節(jié)功能。結合現(xiàn)代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及中醫(yī)特色技術,同時強化患者教育,確保治療安全高效。
一、診斷評估
臨床問診
記錄疼痛性質(銳痛/鈍痛)、持續(xù)時間、誘發(fā)因素(如運動或姿勢),并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體格檢查
- 活動度測試:測量肩關節(jié)前屈、外展、內旋范圍,對比健側。
- 特殊試驗:包括Neer征(撞擊征)、Hawkins試驗(肩袖損傷篩查)。
影像學與實驗室檢查
檢查類型 適用情況 優(yōu)勢 X光 骨折、骨關節(jié)炎初步篩查 快捷、低成本 超聲 肩袖撕裂、滑囊炎動態(tài)觀察 無創(chuàng)、實時成像 MRI 韌帶、軟骨深層損傷 高分辨率軟組織顯像 血液檢驗 疑似類風濕或感染性關節(jié)炎 鑒別炎癥指標
二、核心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
- 運動療法:
- 急性期:被動關節(jié)活動訓練(如鐘擺運動),減輕炎癥。
- 恢復期:抗阻訓練(彈力帶)、關節(jié)穩(wěn)定性練習(平板支撐)。
- 物理因子治療:
技術 作用機制 療程 沖擊波 促進組織再生 3-5次/周 超短波 深層消炎、緩解痙攣 每日1次 冷熱交替療法 改善血液循環(huán) 按需應用
- 運動療法:
藥物干預
- 口服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短期控制疼痛。
- 局部注射:
- PRP(富血小板血漿):促進肩袖肌腱修復。
- 皮質類固醇:嚴重滑囊炎靶向消炎(限3次/年)。
中醫(yī)特色技術
- 針灸:選取肩髃、肩貞等穴位,調節(jié)氣血。
- 中藥外敷:活血化瘀方劑(如桃紅四物湯)濕熱敷。
- 推拿正骨:松解粘連,矯正關節(jié)錯位。
三、長期康復管理
家庭鍛煉計劃
- 每日進行爬墻運動(改善前屈角度)、毛巾拉伸(增強內旋功能)。
- 避免過頭動作(如晾衣)與負重活動。
生活方式干預
- 使用人體工學辦公椅,調整電腦屏幕至 eye level。
- 睡眠采用側臥患肩在上姿勢,減輕壓迫。
隨訪與調整
每4周評估功能進展,必要時升級治療(如介入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頑固性肩袖損傷)。
綜合康復治療不僅緩解疼痛,更注重功能重建與預防復發(fā)。株洲地區(qū)康復科通過規(guī)范化的階梯治療路徑,使患者重返高質量生活,同時強調主動參與是康復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