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珠海門診慢特病學生兒童特殊待遇政策主要包含以下要點:
一、報銷比例與病種范圍
普通門診
學生兒童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及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就診的普通門診費用,可報銷80%。
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群體可享受90%報銷比例。
門診慢特病
職工醫(yī)保 :覆蓋68種病種(含血友病、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等10種高費用病種),報銷比例90%。
居民醫(yī)保 :覆蓋68種病種,報銷比例80%。
學生兒童可同時申報兩種病種,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為兩種病種中最高限額與定額(500元)之和。
二、特殊病種與救助標準
高費用病種
血友病、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等病種報銷比例提高10%,居民醫(yī)保達80%,職工達90%。
血友病年度限額從2萬元升至6萬元,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從2萬元提至8萬元。
特殊群體保障
特困人員全額報銷門診慢特病費用。
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報銷90%,年度限額15萬元。
三、政策銜接與限制
過渡期政策
2024年12月31日前已認定的病種,從2025年1月1日起繼續(xù)享受待遇,不再重新申辦。
病種認定調(diào)整
取消4種疾病病種限制,允許患多種慢特病的參保人員自行申請登記。
四、報銷機制
年度限額 :門診慢特病統(tǒng)籌基金年度支付限額僅限當年使用,不可跨年累計。
再救助 :個人負擔超5000元(低保對象)或1萬元(低保邊緣家庭)可申請再救助,按70%比例追加報銷。
珠海學生兒童在門診慢特病方面享有較高報銷比例,尤其特困群體和低保對象保障力度更大。政策調(diào)整后,病種范圍擴大,報銷機制更靈活,但需注意年度限額和病種認定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