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通常采用物理因子治療、運動療法、手法治療、康復訓練設備輔助、健康教育和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綜合治療上背痛。
上背痛可能由肌肉勞損、姿勢不良、脊椎病變等多種原因引起。安徽池州康復科會根據(jù)具體病因和患者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以下為常見治療手段:
一、物理因子治療
利用物理能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和疼痛,放松肌肉。
- 熱療:如紅外線照射、熱敷、蠟療等。熱傳遞使局部溫度升高,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帶走炎癥代謝產(chǎn)物,緩解肌肉緊張。例如用 40-50℃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 15-20 分鐘,每日 2-3 次。
- 電療:包含中頻電療、干擾電療等。通過電流刺激,調節(jié)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放松肌肉,阻斷疼痛信號傳導,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組織修復。一般每次治療 20-30 分鐘,每周 3-5 次。不同電療參數(shù)根據(jù)病情調整,如疼痛嚴重時采用鎮(zhèn)痛效果好的參數(shù)。
- 超聲波治療:超聲波高頻振動作用于人體組織,產(chǎn)生溫熱效應和機械效應。溫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機械效應減輕炎癥、促進組織修復、緩解疼痛。常用于軟組織損傷、炎癥等引起的上背痛,每次治療 5-15 分鐘,每周 2-3 次。
二、運動療法
增強背部肌肉力量,改善脊椎穩(wěn)定性和活動度,糾正不良姿勢,預防和緩解上背痛。
- 牽伸訓練:針對緊張的背部、頸部等肌肉進行。如站立位體前屈,雙腳與肩同寬,緩慢彎腰,雙手盡量向下伸展,感受大腿后側和背部肌肉被拉長,保持 15-30 秒,重復 3-5 次。通過牽伸,可增加肌肉柔韌性,減輕對脊椎的異常牽拉。
- 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鍛煉腹部、腰部和臀部肌肉,為脊椎提供穩(wěn)定支撐。以平板支撐為例,雙肘和雙腳支撐地面,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腹部收緊,避免塌腰或撅臀,從每次堅持 30 秒逐漸增加到 2 分鐘,每天進行 3-4 組。長期堅持可有效減少上背痛發(fā)作。
- 脊椎活動度訓練: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適度的脊椎屈伸、旋轉等活動。如仰臥位屈膝屈髖,雙手抱膝,將膝蓋盡量靠近胸部,感受下背部伸展,然后緩慢放下,重復 10-15 次。有助于改善脊椎關節(jié)活動范圍,防止關節(jié)僵硬。
三、手法治療
依靠康復治療師的專業(yè)手法,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緩解肌肉痙攣,改善關節(jié)功能。
- 按摩:通過揉法、滾法、按法等手法,放松背部緊張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治療師會根據(jù)肌肉緊張程度和疼痛部位,調整手法力度和節(jié)奏。如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在疼痛區(qū)域進行環(huán)形揉動,每次按摩時間 20-30 分鐘,每周 2-3 次。
- 關節(jié)松動術:針對脊椎關節(jié)進行,通過特定手法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改善關節(jié)位置,減輕關節(jié)壓力,緩解因關節(jié)紊亂引起的上背痛。康復治療師會根據(jù)患者關節(jié)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松動手法和級別。例如對胸椎關節(jié)進行側方推按、旋轉等松動操作,每周進行 2-3 次。
四、康復訓練設備輔助
借助專業(yè)設備,更精準有效地進行康復訓練,增強康復效果。
- 懸吊系統(tǒng)訓練:利用繩索和吊帶將身體部分懸吊,改變身體重心和支撐點,增加訓練難度和趣味性,更好地鍛煉核心肌群力量和身體平衡能力。如患者在懸吊系統(tǒng)輔助下進行平板支撐、仰臥抬腿等動作,每次訓練 30 分鐘左右,每周 3 次。
- 支具佩戴:必要時,康復師根據(jù)病情建議佩戴脊椎支具。支具能為脊椎提供額外支撐,減輕病變部位壓力,限制過度活動,促進損傷修復。如胸腰椎支具,可在站立、行走等活動時佩戴,具體佩戴時間和方式需嚴格遵醫(yī)囑。
五、健康教育
幫助患者了解上背痛原因、預防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項,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降低復發(fā)風險。
- 姿勢指導:康復師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和睡姿。坐姿上,保持腰部挺直,椅子高度合適,使雙腳平放在地面,膝關節(jié)與髖關節(jié)保持 90 度左右,眼睛平視電腦屏幕。站姿上,挺胸抬頭,雙肩自然下垂,收腹提臀,避免彎腰駝背。睡姿上,盡量選擇仰臥位,在膝蓋下方墊薄枕,使膝關節(jié)微屈,腰部自然放松;側臥位時,保持脊柱在一條直線上,可在兩腿之間夾薄枕。
- 運動與生活建議:告知患者適合的運動方式和注意事項,如游泳、瑜伽等低強度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背部肌肉力量,但運動前要充分熱身,避免運動損傷。提醒患者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久坐、久站,建議每 30-60 分鐘活動一下身體。日常搬重物時,采用正確姿勢,屈膝下蹲,保持物體靠近身體,用腿部力量抬起,避免直接彎腰提拉。
六、藥物治療
作為輔助手段,緩解疼痛癥狀,減輕患者痛苦。
- 止痛藥物:根據(jù)疼痛程度,醫(yī)生可能開具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減輕炎癥和疼痛。使用時需注意劑量和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等。
- 肌肉松弛藥物:針對肌肉緊張、痙攣引起的上背痛,開具鹽酸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劑,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具體用藥劑量和療程由醫(yī)生根據(jù)病情決定。
安徽池州康復科治療上背痛采用多種方法結合,從緩解癥狀到改善功能,再到預防復發(fā)。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yī)囑進行康復訓練和日常生活管理,以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