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康復(fù)治療疼痛評分1-3分(輕度),部分可達4-6分(中度)
康復(fù)科治療過程的疼痛程度因治療類型、個體差異及病情嚴(yán)重程度而異,多數(shù)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為輕度至中度,通過科學(xué)評估和個性化管理可有效緩解。
一、疼痛評估方法
- 1.常用評估工具數(shù)字評分法(NRS):0-10分scale,1-3分為輕度(可忍受,不影響睡眠),4-6分為中度(影響睡眠,需藥物干預(yù)),7-10分為重度(劇痛需強效鎮(zhèn)痛)。視覺模擬法(VAS):患者在線段(0-10cm)標(biāo)記疼痛程度,0為無痛,10為劇痛,適用于表達困難者。文字描述法(VDS):分為無痛、輕度、中度、重度、無法忍受五級,適用文化程度低者。評估方法評分范圍適用人群特點NRS0-10認知正常者量化直觀VAS0-10cm表達受限者圖形化易操作VDS5級低文化水平者文字描述清晰
二、不同治療類型的疼痛程度
- 電療/熱療:多感輕微溫?zé)峄虼搪楦?,NRS 1-2分 。
- 關(guān)節(jié)松動術(shù):可能引發(fā)短暫酸脹痛,NRS 2-4分 。
- 針刺:局部刺痛,NRS 2-5分(個體差異大) 。
- 深層肌肉按摩:可能引發(fā)肌肉酸痛,NRS 3-4分 。
1.
2. 日?;顒佑?xùn)練:輕度疲勞感,NRS 1-3分 。
針灸/推拿
| 治療類型 | 常見疼痛評分 | 疼痛描述 |
|---|---|---|
| 物理治療 | 1-4分 | 溫?zé)岣?短暫酸脹 |
| 作業(yè)訓(xùn)練 | 1-3分 | 疲勞感 |
| 針灸/推拿 | 2-5分 | 刺痛/肌肉酸痛 |
三、影響疼痛感的因素
1.個體耐受度:心理狀態(tài)、疼痛敏感度差異顯著 。
2.治療部位:頸肩、腰背等敏感區(qū)域疼痛感更明顯 。
3.治療強度:高頻電療或深層手法可能引發(fā)中度疼痛 。
| 影響因素 | 疼痛變化趨勢 |
|---|---|
| 高耐受度 | 評分降低1-2分 |
| 頸肩部治療 | 評分增加1-2分 |
| 高強度治療 | 評分增加1-3分 |
四、緩解疼痛的措施
1.多模式鎮(zhèn)痛:聯(lián)合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與物理手段 。
2.漸進式治療:從低強度開始逐步適應(yīng) 。
3.患者教育:解釋治療原理降低焦慮,提升配合度 。
| 緩解措施 | 效果 |
|---|---|
| 藥物干預(yù) | 降低1-3分 |
| 分階段治療 | 減少突發(fā)性疼痛 |
| 心理疏導(dǎo) | 主觀疼痛感下降20% |
康復(fù)科治療中的疼痛是可控的,多數(shù)為輕度且短暫。通過規(guī)范評估和個體化方案,可最大限度減少不適,保障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