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60%的肘痛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可在2-4周內顯著緩解癥狀。
肘部疼痛的治療需根據(jù)病因和嚴重程度綜合選擇方案,常見原因包括網(wǎng)球肘、高爾夫球肘、關節(jié)炎或外傷。早期干預可避免慢性化,恢復關節(jié)功能。
一、保守治療
1. 休息與制動
- 減少活動:避免重復性肘部動作(如握持、旋轉)。
- 支具固定:使用護肘或繃帶分擔肌腱壓力,推薦每日佩戴4-6小時。
2. 藥物緩解
-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減輕炎癥和疼痛,連續(xù)使用不超過7天。
- 局部外用藥:含水楊酸甲酯的凝膠可短期緩解癥狀。
| 藥物類型 | 適用場景 | 注意事項 |
|---|---|---|
| 口服非甾體抗炎藥 | 中重度疼痛伴腫脹 | 胃腸道不適風險高 |
| 外用貼劑 | 輕度疼痛或皮膚敏感 | 避免破損皮膚使用 |
3. 物理治療
- 冰敷/熱敷:急性期冰敷15分鐘/次,慢性期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康復訓練:逐步進行腕伸肌拉伸、握力練習,每周3-5次。
二、醫(yī)療干預
1. 注射治療
- 皮質醇注射:適用于頑固性炎癥,1年內不超過3次。
- PRP療法(富血小板血漿):促進肌腱修復,有效率約70%。
2. 手術治療
- 微創(chuàng)清創(chuàng)術:清除病變組織,適合肌腱鈣化或嚴重撕裂。
- 關節(jié)鏡手術:恢復期4-6周,術后需結合康復計劃。
| 治療方式 | 恢復時間 | 適用人群 |
|---|---|---|
| 皮質醇注射 | 1-2周 | 保守治療無效者 |
| PRP療法 | 4-6周 | 早期退行性病變患者 |
三、日常預防與護理
1. 姿勢調整
避免長時間保持肘部懸空,使用鍵盤時墊高手腕。
2. 運動防護
運動前充分熱身,選擇減震護具。
3. 營養(yǎng)補充
增加Omega-3(如深海魚)和維生素C攝入,減少關節(jié)氧化損傷。
肘痛的治療需結合個體情況,多數(shù)通過保守治療可有效改善。若癥狀持續(xù)超過1個月或伴麻木、無力,需及時排查神經(jīng)壓迫或結構性損傷。保持科學護理習慣是預防復發(f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