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后需留觀30分鐘,24小時內避免洗澡,48小時內監(jiān)測體溫變化。
脊灰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的關鍵措施,接種后的科學護理對保障效果與安全至關重要。以下為吉林四平地區(qū)接種脊灰疫苗后的核心注意事項,供家長及接種者參考:
一、觀察與監(jiān)測
- 留觀30分鐘:接種后需在接種點觀察至少30分鐘,重點監(jiān)測是否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皮疹等)。若出現不適,立即告知醫(yī)護人員。
- 體溫監(jiān)測:48小時內密切關注體溫變化。疫苗可能引起短暫低熱(≤38.5℃),屬正?,F象;若持續(xù)高熱(>38.5℃)或伴有其他癥狀(如抽搐、嘔吐),應及時就醫(yī)。
- 癥狀記錄:記錄接種后的反應(如紅腫、腹瀉、哭鬧等),便于后續(xù)咨詢醫(yī)生。
二、局部護理
- 保持干燥清潔:
- 接種后24小時內避免洗澡,防止注射部位(如大腿或上臂)沾水感染。
- 若需清潔,用干毛巾擦拭周圍皮膚,避免直接接觸針眼。
- 紅腫處理:
- 輕微紅腫(直徑<3cm)無需干預,2-3天可自行消退;
- 若紅腫范圍擴大、伴有硬結或化膿,立即就醫(yī)。
- 避免摩擦與按壓:減少接種部位衣物摩擦,避免用手按壓或抓撓。
三、飲食與活動管理
- 飲食禁忌:
- 接種前后30分鐘避免喂奶或進食(針對口服疫苗),以防嘔吐影響效果。
- 24小時內忌辛辣、海鮮、牛羊肉等易過敏食物,哺乳期母親同步忌口。
- 多飲水,促進代謝。
- 活動限制:
- 48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游泳),減少接種部位負擔;
- 保證充足休息,防止免疫力下降引發(fā)不適。
四、不良反應應對
| 癥狀 | 處理方法 | 就醫(yī)時機 |
|---|---|---|
| 發(fā)熱 | ≤38.5℃:物理降溫(溫水擦浴、退熱貼);>38.5℃:服退燒藥(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 | 持續(xù)高熱>48小時 |
| 紅腫/硬結 | 早期冷敷(24小時內),后期熱敷(48小時后) | 直徑≥3cm或持續(xù)加重 |
| 腹瀉/嘔吐 | 輕度無需處理,嚴重或持續(xù)>3天補充口服補液鹽 | 伴脫水或血便 |
| 皮疹/過敏 | 輕微觀察,嚴重(如全身蕁麻疹)立即就醫(yī) | 出現呼吸困難或喉頭水腫 |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 早產兒/體弱兒童:接種后加強觀察,必要時延長留觀時間。
- 過敏體質者: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后續(xù)接種需與醫(yī)生協(xié)商調整方案。
- 口服疫苗者:避免用熱水服藥,以防疫苗失活。
六、后續(xù)接種與記錄
- 按時補種:脊灰疫苗需多劑次接種,按接種證預約時間完成后續(xù)劑次。
- 保存憑證:妥善保管接種記錄,便于入學、出行時查驗。
接種脊灰疫苗后的科學護理是保障免疫效果與兒童健康的關鍵。家長需嚴格執(zhí)行留觀、清潔、飲食等要求,密切監(jiān)測反應,出現異常及時就醫(yī)。通過規(guī)范護理,既能降低不良反應風險,又能筑牢預防脊髓灰質炎的免疫屏障,共同守護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知識點加粗提示:留觀30分鐘、24小時不洗澡、48小時監(jiān)測體溫、物理降溫、就醫(yī)時機、口服疫苗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