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動
廣西賀州通過興趣培養(yǎng)、行為管理、技術防控構建科學防護體系,結合本地教育資源與社會支持,形成多維度青少年網癮預防機制,有效降低青少年網絡依賴風險。
一、家庭層面的預防措施
建立健康溝通機制
- 共同制定上網規(guī)則:家長與孩子協商每日上網時長,明確學習、運動、社交的優(yōu)先級。
- 情感陪伴替代網絡依賴:通過家庭戶外活動(如登山、騎行)和親子手工項目(如賀州傳統竹編工藝),轉移孩子注意力,增強現實互動。
技術輔助管理
管理工具 功能 適用場景 防刪除保護軟件 防止未經授權刪除學習資料 家庭電腦、手機 青少年模式 自動屏蔽不良信息,限制游戲時長 智能終端(手機/平板) 遠程監(jiān)控系統 實時查看設備使用情況 家長外出時的設備管理
二、學校教育與社會支持
課程與活動設計
- 網絡素養(yǎng)課程:將網絡道德教育納入校本課程,通過案例分析(如網絡詐騙、隱私泄露)提升學生辨別能力。
- 興趣社團覆蓋率達85%:開設科技制作、非遺傳承(如瑤族刺繡)、體育競技等社團,減少課余網絡使用需求。
社會資源整合
- 公共設施防護:圖書館、社區(qū)中心安裝未成年人網絡過濾系統,默認屏蔽游戲與短視頻平臺。
- 專業(yè)機構協作:與本地戒網癮學校(如廣西德馨教育)合作,開展家長培訓與青少年心理干預服務。
三、技術防控與政策保障
智能終端預裝防護
出廠強制設置:手機、電腦制造商需預裝防沉迷軟件,并通過系統更新維護功能。
地方性法規(guī)強化
- 游戲分級制度:聯合文化部門對網絡內容分級,限制未成年人接觸高成癮性游戲。
- 違規(guī)處罰機制:對違規(guī)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服務的場所,處以罰款或停業(yè)整頓。
廣西賀州通過家庭賦權、學校引導、技術攔截、政策兜底的協同模式,構建起立體化防護網絡。未來需進一步推動跨區(qū)域教育資源整合與智能化管理工具普及,持續(xù)優(yōu)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