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無需對新生兒進行普遍性飲食限制,母乳喂養(yǎng)時母親也無需盲目忌口,僅當確診為食物蛋白誘導的過敏性疾病時,才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回避。
新生兒面部出現(xiàn)濕疹,絕大多數情況下并非由飲食直接引起,而是與皮膚屏障功能不成熟、環(huán)境刺激、遺傳易感性等因素相關 。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目前權威共識并不推薦母親常規(guī)進行廣泛的飲食限制 。只有當臨床高度懷疑或確診嬰兒存在食物過敏(如牛奶蛋白過敏)時,才建議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由哺乳期母親嚴格回避可疑的過敏原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同時需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以保障自身營養(yǎng) 。對于配方奶喂養(yǎng)且確診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則需遵醫(yī)囑更換為深度水解配方(eHF)或氨基酸配方(AAF) 。盲目地進行飲食回避不僅可能影響母親的營養(yǎng)狀況和生活質量,也可能對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潛在風險。
一、 母乳喂養(yǎng)與母親飲食調整
常見需警惕的致敏食物 當嬰兒濕疹嚴重且反復,經醫(yī)生評估懷疑與母乳中傳遞的食物蛋白有關時,母親可能需要在指導下嘗試回避特定食物。常見的需警惕的過敏原包括牛奶及乳制品、雞蛋、海鮮、花生、堅果、大豆及小麥等 。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蔥、蒜、辣椒)也可能對部分敏感嬰兒不利,可酌情減少攝入 。
回避原則與營養(yǎng)補充 飲食回避必須在醫(yī)生或專業(y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盲目擴大化 。一旦決定回避牛奶及其制品,母親應確保每日攝入足夠的鈣(建議800-1000mg/d)和維生素D,可通過其他富含鈣的食物或補充劑來實現(xiàn),以防自身出現(xiàn)骨質疏松等問題 。
飲食回避的有效性評估 回避飲食后,需觀察嬰兒濕疹癥狀是否在2-4周內有所改善。若癥狀無緩解,應考慮其他誘因,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重新引入食物,以明確真正的過敏原,避免不必要的長期忌口 。
二、 配方奶喂養(yǎng)的選擇
標準配方奶的風險 對于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標準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完整牛奶蛋白為基料)是明確的禁忌,攝入后會誘發(fā)或加重濕疹等過敏癥狀 。
特殊配方奶粉的類型與選擇 針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需使用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主要類型包括深度水解配方(eHF)和氨基酸配方(AAF)。選擇哪種類型需根據嬰兒過敏的嚴重程度由醫(yī)生決定 。
對比項
深度水解配方 (eHF)
氨基酸配方 (AAF)
蛋白質形態(tài)
將牛奶蛋白水解成非常小的肽段和氨基酸
完全由游離氨基酸組成,無任何肽鏈
致敏性
極低,絕大多數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可耐受
零,不會引起過敏反應
適用情況
大部分非IgE介導或輕中度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
重度牛奶蛋白過敏、多種食物過敏、腸病型過敏、eHF不耐受者
口感
微苦
苦味明顯
成本
較高
非常高
三、 其他影響因素與綜合管理
皮膚護理的核心地位 相較于飲食,皮膚屏障的修復與維護是管理新生兒濕疹更基礎且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應堅持每日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洗后立即足量涂抹無刺激的保濕霜,保持皮膚滋潤。
環(huán)境因素的控制 避免讓嬰兒處于過熱、出汗的環(huán)境,穿著應選擇柔軟透氣的純棉衣物,減少羊毛、化纖衣物的直接接觸。注意室內濕度適宜,避免接觸塵螨、寵物皮屑等潛在刺激物。
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不建議自行給新生兒面部濕疹使用含有激素的藥膏。如需用藥,必須由兒科或皮膚科醫(yī)生根據皮損情況開具處方,并指導正確用法用量。
新生兒面部濕疹的管理應以科學護理皮膚為基礎,飲食限制僅在明確診斷食物過敏時作為輔助手段。無論是母乳喂養(yǎng)的母親調整飲食,還是配方奶喂養(yǎng)的嬰兒更換特殊配方,都必須在專業(yè)醫(yī)療人員的評估和指導下進行,確保既能有效控制癥狀,又能保障嬰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母親的營養(yǎng)健康,避免因過度擔憂而導致不必要的飲食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