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規(guī)律的飲食、積極的心態(tài)、適當?shù)倪\動以及營造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等,有助于防止厭食癥發(fā)生。
厭食癥是一種進食障礙,通常表現(xiàn)為對食物缺乏興趣,刻意減少食物攝入,導致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預防厭食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yǎng)健康飲食習慣
- 定時定量進餐:每天盡量在固定時間吃飯,如早餐 7-8 點、午餐 12-13 點、晚餐 18-19 點。每餐間隔 4-6 小時,讓胃腸形成規(guī)律的消化周期。比如上班族可設置鬧鐘提醒自己按時就餐。控制每餐食量,以七八分飽為宜,避免過饑或過飽。
- 合理搭配食物:確保每餐有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條、饅頭)、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豆類、蛋類、奶制品)、蔬菜(如菠菜、西蘭花、胡蘿卜、西紅柿)、水果(如蘋果、香蕉、橙子、草莓)。各類營養(yǎng)素參考比例為碳水化合物 50%-65%、蛋白質 10%-20%、脂肪 20%-30% 。
- 控制零食攝入:減少高糖(如糖果、巧克力)、高脂肪(如薯片、炸雞)、高鹽(如腌制零食)零食,選擇健康零食,如堅果、酸奶、水果干。將零食安排在兩餐之間,每天零食熱量不超總熱量 10%。
- 注意飲食細節(jié):吃飯細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 15-20 次,這樣有助于消化,還能讓大腦及時接收飽腹感信號。避免飯前大量飲水或飲料,以免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可在飯前半小時喝少量溫水。
二、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
- 正確看待體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明白健康比單一的 “瘦” 更重要。每個人體型不同,接受自己的身體特征,不過分追求極端苗條身材。
- 合理應對壓力:生活中壓力不可避免,學會通過合適方式釋放壓力,如聽音樂、看電影、與朋友聊天、運動等。當壓力大影響食欲時,先暫停進食,做幾次深呼吸放松,待情緒平穩(wěn)后再吃。
- 關注情緒變化:留意自身情緒,發(fā)現(xiàn)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持續(xù)時間長且影響飲食,及時尋求家人、朋友支持,或咨詢心理醫(yī)生。
三、營造良好就餐環(huán)境
- 物理環(huán)境:保持餐廳整潔、安靜、光線適宜,溫度控制在 22-25℃,濕度在 40%-60%。餐桌布置簡潔美觀,擺放鮮花或溫馨餐具。
- 氛圍環(huán)境:吃飯時避免批評、指責、爭吵,營造輕松愉快氛圍??煞窒懋斕烊な?,讓就餐充滿樂趣。
- 避免干擾:吃飯時不看電視、玩手機、看書或工作,專注于食物味道、口感,享受進食過程。
四、適當運動鍛煉
- 選擇適合運動:根據(jù)年齡、身體狀況和興趣選運動,年輕人可跑步、打籃球、游泳,中老年人可選散步、太極拳、八段錦。每周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 75 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
- 把握運動時間:運動時間和強度合理,飯前 1-2 小時、飯后 2-3 小時不宜劇烈運動。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增加,避免過度疲勞。
預防厭食癥需從飲食、心理、環(huán)境、運動等多方面入手,長期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關注身體和心理變化,若出現(xiàn)食欲異常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