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的未成年網民普及率與3起網絡文化案件查處,凸顯青島網癮防治的緊迫性。青島市通過“校外整治+校內教育+專業(yè)機構干預”的多維模式,構建了覆蓋預防、矯正、管理的全鏈條網癮防治體系,從源頭凈化網絡環(huán)境、提升青少年自控力,并為重度網癮者提供科學矯正方案。
一、強化源頭治理
校園周邊環(huán)境整治
- 線下排查:對學校周邊200米內的網吧、娛樂場所開展“無證照清零”行動,2024年累計核查場所超160家,清理非法出版物及違規(guī)經營行為。
- 線上監(jiān)管:聯合網信、公安部門巡查網絡平臺2740家次,查處涉未成年人案件3起,處理投訴14起,重點打擊不良信息傳播。
網絡安全教育普及
- 法律宣講: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進校園活動,通過動畫案例(如“山哥海妹”反詐宣傳)、互動問答等形式,覆蓋浮山小學等多校學生,提升防沉迷意識。
- 課程融合:市南區(qū)51中學開設“文明上網”課程,結合法律科普與沉迷危害警示片,強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二、家庭與學校協同干預
家長科學引導策略
方法 實施要點 效果 共情溝通 避免指責,用“是否壓力大”等提問打開話題 降低孩子防御心理,增進信任 游戲時間銀行 以學習/家務兌換游戲時長 培養(yǎng)責任意識與時間管理能力 家庭無屏幕時間 固定時段全員遠離電子設備 營造健康家庭氛圍,減少依賴 學校動態(tài)管理
- 心理輔導:配備專職心理咨詢師,對網癮傾向學生進行沙盤測試、認知行為療法等干預。
- 興趣替代:開設農耕體驗、軍事訓練等課程,轉移學生對虛擬世界的依賴。
三、專業(yè)機構矯正支持
封閉式戒網癮學校
- 青島紐特教育為代表,采用“心理干預+軍事化管理+戶外實踐”模式,配備24小時監(jiān)控與專業(yè)團隊,針對10-18歲青少年定制矯正方案。
- 課程對比:
機構類型 核心課程 特色 心理主導型 個體咨詢、家庭治療 解決深層心理問題 行為訓練型 軍事化訓練、生存挑戰(zhàn) 強化紀律性與抗壓能力
后續(xù)跟蹤服務
提供結業(yè)后6-12個月的心理回訪,防止復發(fā)。
青島市以法律監(jiān)管為盾、教育引導為矛、專業(yè)矯正為補充,形成社會多方聯動的網癮防治網絡。未來需進一步優(yōu)化家校溝通機制,推動防沉迷技術應用,為青少年打造清朗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