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腫痛患者不宜食用當歸生姜羊肉湯
咽喉腫痛是臨床常見癥狀,中醫(yī)認為多因風熱外襲、肺胃熱盛、陰虛火旺或痰瘀互結所致,治療以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為主;而當歸生姜羊肉湯性溫熱,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效,適用于血虛內寒體質,若咽喉腫痛患者食用,易助熱動火,加重病情,故不宜食用。
一、當歸生姜羊肉湯的功效與適用人群
功效分析當歸生姜羊肉湯出自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由當歸、生姜、羊肉組成。當歸補血和血,生姜溫中散寒,羊肉為血肉有情之品,能溫補氣血。三者合用,共奏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效。
適用人群 本方適用于血虛、陽虛體質人群,常見表現為神倦乏力、頭暈、心慌、面色發(fā)白、四肢不溫、舌淡脈細等。特別適合產后腹痛、寒疝腹痛、虛勞不足等血虛有寒之證。
表:當歸生姜羊肉湯適用與禁忌人群對比
分類適用人群禁忌人群體質特點
血虛、陽虛體質
熱性體質、陰虛火旺體質
主要癥狀
神倦乏力、頭暈、心慌、怕冷、面色蒼白
口干口苦、咽喉腫痛、大便干結、小便黃
舌象脈象
舌淡苔白、脈沉細
舌紅苔黃、脈數
季節(jié)適宜
冬季寒冷時節(jié)
夏季炎熱時節(jié)
疾病狀態(tài)
產后虛寒、寒疝腹痛
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扁桃體炎
二、咽喉腫痛的中醫(yī)辨證與飲食宜忌
辨證分型咽喉腫痛在中醫(yī)辨證中主要分為四種類型:
- 風熱外襲型:咽喉紅腫疼痛,吞咽不利,伴發(fā)熱、惡風、咳嗽、痰黃,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 肺胃熱盛型:咽喉紅腫明顯,疼痛劇烈,吞咽困難,伴高熱、口渴、便秘、小便黃,舌紅苔黃厚,脈洪數。
- 陰虛火旺型:咽喉干痛,灼熱感,午后或夜間加重,伴口干、手足心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 痰瘀互結型:咽喉刺痛或異物感,病程較長,咽部暗紅,或有濾泡增生,舌暗紅或有瘀點,苔膩,脈澀。
飲食宜忌咽喉腫痛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滋陰潤燥之品,如梨、百合、蓮藕、綠豆湯等;忌食辛辣刺激、溫熱助火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羊肉、狗肉、雞肉等。
表:咽喉腫痛各證型的飲食宜忌
證型宜食食物忌食食物推薦食療方風熱外襲
梨、綠豆、薄荷、菊花
辛辣、溫熱、油膩食物
銀翹茶、板藍根茶
肺胃熱盛
冬瓜、苦瓜、蘿卜、西瓜
羊肉、狗肉、辣椒、酒
蘿卜青果茶、生絲瓜汁
陰虛火旺
雪梨、百合、銀耳、蜂蜜
煎炸、燒烤、辛辣食物
雪梨川貝燉冰糖、羅漢果茶
痰瘀互結
海帶、海蜇、山楂、陳皮
肥膩、黏滯、甜膩食物
陳皮海帶湯、山楂茶
三、當歸生姜羊肉湯與咽喉腫痛的關系分析
藥性沖突當歸生姜羊肉湯藥性溫熱,而咽喉腫痛多屬熱證(實熱或虛熱),二者藥性相悖。溫熱之品易助熱動火,加重咽喉腫痛癥狀,正如《本草綱目》所言:"羊肉,甘,大熱,有毒。熱病及瘡瘍后食之,復發(fā)。"
臨床實踐 多位中醫(yī)專家明確指出,咽喉腫痛患者應慎用或禁用當歸生姜羊肉湯。人民網健康頻道文章指出:"但合并有口干口苦、咽喉腫痛及大便干結等人群慎用。"搜狐健康文章更是直接指出:"咽喉腫痛者禁食。"
體質差異 即使同為咽喉腫痛,不同體質患者對當歸生姜羊肉湯的耐受性也不同。陽虛體質伴有咽喉腫痛者,若癥狀輕微,可在醫(yī)師指導下少量食用;而陰虛火旺或實熱體質者,則絕對禁忌。
表:咽喉腫痛患者食用當歸生姜羊肉湯的風險評估
風險等級體質類型癥狀表現食用建議高風險
陰虛火旺、實熱體質
咽喉紅腫疼痛劇烈,高熱,口渴,便秘
絕對禁忌
中風險
平和體質
咽喉輕微不適,無明顯熱象
暫緩食用,待癥狀消失后再考慮
低風險
陽虛體質
咽喉輕微不適,畏寒肢冷
醫(yī)師指導下少量食用,密切觀察反應
極低風險
血虛內寒體質
咽喉不適,面色蒼白,四肢不溫
可在醫(yī)師指導下適量食用,但非首選
咽喉腫痛患者應避免食用當歸生姜羊肉湯,因其溫熱性質與咽喉腫痛的熱證本質相沖突,易助熱動火,加重病情;應根據中醫(yī)辨證分型選擇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食療方案,如梨、百合、綠豆等清涼滋潤之品,待咽喉腫痛痊愈后,再根據自身體質考慮是否適合食用當歸生姜羊肉湯進行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