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通過多維度干預策略,將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納入民生工程,結合家庭-學校-社會聯動機制,構建起覆蓋篩查、診斷、干預、康復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以下從篩查體系、家庭支持、教育融合、醫(yī)療保障、社會參與五大維度,系統梳理浙江金華預防自閉癥的核心措施:
一、 完善篩查診斷機制
| 措施 | 實施內容 | 相關依據 |
|---|
| 民生實事推進 | 2025年將0—6歲兒童孤獨癥免費篩查(復篩)列為市民生實事,實現篩查全覆蓋 | |
| 分級篩查流程 | 初篩使用“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問題預警征象篩查表”,復篩采用行為評估量表(如M-CHAT、ABC) | |
| 信息共享機制 | 建立衛(wèi)生健康、教育、民政等多部門數據互通,動態(tài)疑似病例轉診至??漆t(yī)療機構 | |
二、 強化家庭與社區(qū)支持
| 措施 | 實施內容 | 相關依據 |
|---|
| 家庭環(huán)境優(yōu)化 | 倡導溫馨家庭氛圍,增加親子互動,關注兒童情感需求 | |
| 社區(qū)干預網絡 | 鼓勵社區(qū)組織社交活動(如興趣小組),提供就近康復服務資源 | |
| 早期干預指導 | 家長培訓計劃普及自閉癥知識,指導家庭開展語言訓練、感統訓練 | |
三、 推動教育融合發(fā)展
| 措施 | 實施內容 | 相關依據 |
|---|
| 學前融合教育 | 建設特殊幼兒園,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孤獨癥兒童,配備資源教師 | |
| 個性化教育支持 | 制定IEP(個別化教育計劃),使用視覺輔助工具開展社交技能培訓 | |
| 職業(yè)培訓銜接 | 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延伸,開發(fā)職業(yè)體驗、就業(yè)輔導項目 | |
四、 提升康復醫(yī)療水平
| 措施 | 實施內容 | 相關依據 |
|---|
| “醫(yī)-教-康”一體化 | 推廣綜合康復模式,引入行為分析療法(ABA)、社交故事療法等干預技術 | |
| 機構服務擴容 | 支持公辦民營康復機構建設,鼓勵婦幼保健院增設孤獨癥康復治療項目 | |
| 醫(yī)保傾斜政策 | 將更多康復項目納入醫(yī)保報銷,落實殘疾兒童康復補貼“應助盡助” | |
五、 社會宣傳與科技賦能
| 措施 | 實施內容 | 相關依據 |
|---|
| 科普教育推廣 | 科技館舉辦AI機器人互動展,通過科技體驗提升公眾對孤獨癥認知 | |
| 公益項目聯動 | 援疆醫(yī)療項目開展兒童先心病篩查,同步關注孤獨癥共病風險 | |
| 數字化工具應用 | 開發(fā)孤獨癥篩查APP、遠程會診平臺,輔助基層醫(yī)療機構早期識別 | |
浙江金華的預防體系以“早發(fā)現、早干預”為核心,通過政策驅動(民生實事)、技術支撐(分級診療)、資源整合(家庭-社區(qū)-學校-醫(yī)院協同),形成本土化干預模式。典型案例包括援疆醫(yī)療合作中的兒童健康篩查,以及科技館科普活動對公眾認知的提升。未來可進一步探索AI輔助診斷、家庭喘息服務等創(chuàng)新方向,持續(xù)優(yōu)化孤獨癥全生命周期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