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年
山東濟寧地區(qū)居民接種破傷風疫苗后需密切關注注射部位反應、全身癥狀、保護期限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項,確保疫苗效果最大化并預防不良反應。
一、接種后即時觀察
留觀時間 接種破傷風疫苗后應在醫(yī)療機構留觀至少30分鐘,監(jiān)測是否出現(xiàn)過敏反應。嚴重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面部和喉嚨腫脹、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頭暈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處理。
常見輕微反應 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xiàn)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以及發(fā)熱、乏力、頭痛等全身癥狀,一般不需處理即自行消退。注射部位硬結通常在1-2個月內(nèi)即可吸收。
表:破傷風疫苗接種后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
反應類型具體表現(xiàn)發(fā)生時間持續(xù)時間處理方法局部反應
疼痛、紅腫、硬結
接種后數(shù)小時內(nèi)
1-3天
冷敷、避免摩擦
全身反應
低熱、乏力、頭痛
接種后6-12小時
1-2天
休息、多飲水
過敏反應
蕁麻疹、呼吸困難
接種后30分鐘內(nèi)
不定
立即就醫(yī)
其他反應
淋巴結腫大、關節(jié)痛
接種后1-3天
3-7天
觀察或就醫(yī)
二、接種后生活注意事項
日?;顒?/strong>接種后24小時內(nèi)應避免劇烈運動,減少手臂或注射部位的大幅度活動,以防局部紅腫加重。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潔,洗澡時避免用力搓揉,建議接種后24小時再洗澡,以防感染和著涼。
飲食禁忌接種后飲食上一般無特殊要求,但建議避免飲酒及辛辣食物24小時,以減少局部刺激或過敏風險。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xiàn)食欲不振等情況,可多喝些熱水,避免吃一些過于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表:破傷風疫苗接種后生活管理要點
管理方面注意事項時間要求重要性特殊情況處理活動管理
避免劇烈運動
24小時內(nèi)
高
如工作需要運動,可適當降低強度
傷口護理
保持干燥清潔
24-48小時
高
如不慎沾水,及時擦干并觀察
飲食管理
避免辛辣刺激
24小時
中
如有胃部不適,可延長至48小時
作息管理
保證充足休息
2-3天
中
如出現(xiàn)乏力,應增加休息時間
三、疫苗保護期限與加強免疫
保護期限破傷風疫苗全程免疫后的保護作用持續(xù)時間可達到5-10年,在全程免疫后進行加強免疫,其作用持續(xù)時間可達10年以上。對于無破傷風免疫史者需要進行全程免疫,第一年需注射兩針,第一針與第二針間隔4至8周,第二年需注射一針,此后每10年加強免疫一次。
暴露后處理既往有免疫史的,自最后1次接種后3年以內(nèi)受傷時,不需注射本品,超過3年者,需要加強注射1次,嚴重污染的創(chuàng)傷或受傷前未經(jīng)全程免疫者,除注射本品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表:破傷風疫苗接種程序與保護期限
接種情況接種程序間隔時間保護期限受傷后處理無免疫史
第1針、第2針、第3針
第1-2針間隔4-8周,第2-3針間隔6-12個月
5-10年
任何傷口均需就醫(yī)評估
全程免疫后
加強針
每5-10年一次
10年以上
3年內(nèi)無需處理,3-5年加強1針
部分免疫
補充接種
按醫(yī)囑
<5年
需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免疫史不詳
按無免疫史處理
按程序接種
5-10年
需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孕婦與哺乳期破傷風類毒素疫苗(TT)對孕婦安全,但需醫(yī)生評估后使用;哺乳期不影響接種。妊娠期婦女應在妊娠第4個月時注射第1針,6~7個月時注射第2針,每次注射0.5ml肌肉注射。孕婦產(chǎn)生抗體同時可將抗體傳到胎兒體內(nèi),為新生嬰兒能夠提供暫時性保護作用。
禁忌人群 當存在以下情況時,不能接種破傷風疫苗:對該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破傷風類毒素、輔料等)過敏者;患有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發(fā)熱者以及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者;患有未控制的癲癇、腦病以及其他進行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后發(fā)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者。
表:破傷風疫苗接種禁忌與慎用人群
人群分類具體情況接種建議風險評估替代方案絕對禁忌
對疫苗成分過敏
禁止接種
高風險
使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絕對禁忌
未控制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
禁止接種
高風險
使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相對禁忌
急性疾病發(fā)熱期
推遲接種
中風險
痊愈后再接種
相對禁忌
慢性疾病穩(wěn)定期
謹慎接種
低風險
醫(yī)生評估后接種
特殊人群
孕婦、哺乳期婦女
可以接種
低風險
按特殊程序接種
山東濟寧地區(qū)居民接種破傷風疫苗后應科學管理接種反應,嚴格遵守生活注意事項,了解疫苗保護期限并按時加強免疫,特殊人群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接種,這樣才能確保疫苗效果最大化,有效預防破傷風感染,保障個人和家庭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