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歲女生在河邊玩水感染阿米巴原蟲的概率相對較低,但并非完全沒有可能。阿米巴原蟲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溫暖的淡水水域,如池塘、湖泊、河流等,可能存在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蟲,19 歲女生在河邊玩水時若接觸到被污染的水,且阿米巴原蟲通過鼻腔進入人體,就有可能引發(fā)感染。
一、阿米巴原蟲的種類及生活環(huán)境
阿米巴原蟲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不同,可分為內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內阿米巴寄生于人和動物,而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爾侵入動物機體。與河邊玩水感染相關的主要是自由生活阿米巴,例如耐格里屬、棘阿米巴屬等。
- 耐格里屬:滋養(yǎng)體長橢圓形,平均大小為 22×7 微米,從一端伸出奔放式偽足,運動快速。福氏耐格里原蟲是其中典型代表,它為嗜熱性,其滋養(yǎng)體在 37 - 45℃時生長最佳,0 - 4℃迅速死亡 。常見于 25℃以上的溫水環(huán)境,自然界中存在于江河、池塘、水坑等水體中,甚至在溫泉和潮濕的泥土中也可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
- 棘阿米巴屬:滋養(yǎng)體長橢圓形或圓形,直徑為 10 - 46 微米?;顒訒r緩慢滑行,蟲體表面有尖而透明的棘狀突起,有葉狀偽足和絲狀偽足兩種。包囊圓形,9 - 27 微米,囊壁兩層,外層皺折不平,內層光滑呈多邊形。分布廣泛,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砂l(fā)現(xiàn) 。
二、感染途徑與機制
對于在河邊玩水的 19 歲女生而言,阿米巴原蟲主要通過鼻腔進入人體。當女生在河邊玩水,尤其是進行潛水、跳水等可能使鼻腔被水猛沖的活動時,含阿米巴原蟲的水容易進入鼻腔。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為例,它進入鼻腔后,會增殖并穿過鼻粘膜和篩狀板,沿嗅神經上行入腦,侵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原發(fā)性阿米巴腦膜腦炎 。棘阿米巴則可能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經皮膚傷口、呼吸道等途徑進入人體,經血源傳播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而引起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 。
三、感染風險因素
- 水質狀況:若河水受到污染,比如周邊有污水排放、垃圾堆積等情況,水中阿米巴原蟲存在的可能性增加,感染風險相應提高。例如一些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可能攜帶阿米巴原蟲及其它病原體 。
- 水流與水溫:緩慢的水流不利于阿米巴原蟲的擴散,相對容易在局部聚集;溫暖的水溫(25℃以上)適宜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等生存和繁殖,若河邊水溫處于這個范圍,感染風險上升 。
- 個人行為:如前文所述,潛水、跳水等使鼻腔大量進水的行為,會大大增加阿米巴原蟲進入鼻腔的機會。若女生本身存在鼻腔疾病,破壞了鼻腔黏膜的完整性,也會讓阿米巴原蟲更容易侵入人體 。
- 身體免疫力:雖然 19 歲通常處于身體免疫力較好的階段,但如果女生近期過度勞累、患有其他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感染阿米巴原蟲后發(fā)病的可能性會增加 。
四、感染后的癥狀及危害
- 原發(fā)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發(fā)病急驟,病情發(fā)展迅速。開始有頭痛、發(fā)熱、嘔吐等癥狀,迅速轉入譫妄、癱瘓、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內死亡。其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廣泛的出血性壞死性腦膜腦炎,在腦脊液和病灶組織中有大量滋養(yǎng)體 。
- 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棘阿米巴屬感染):多發(fā)生于免疫抑制病人,病變原發(fā)部位在皮膚或眼、肺、胃、腸和耳等引起炎癥和肉芽腫,在宿主免疫抑制或減弱情況下,可能經血源傳播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其損害多為慢性肉芽腫性病變,病程較長,可達 18 - 120 天,有少數(shù)病程呈急性,在 10 - 14 天內死亡。病人有頭痛、發(fā)熱嘔吐、頸強直、眩暈、嗜睡、精神錯亂、共濟失調直至昏迷和死亡等癥狀 。
- 其他部位感染:阿米巴原蟲還可能感染眼部,引起角膜炎,尤其對于佩戴隱形眼鏡且接觸生水的人風險更高;感染皮膚,出現(xiàn)皮膚紅斑且難以治愈等 。
雖然 19 歲女生在河邊玩水存在感染阿米巴原蟲的可能性,但感染概率相對較低。為降低感染風險,應盡量避免在不明水質、衛(wèi)生狀況不佳的河邊進行可能導致鼻腔進水的活動,如潛水、跳水等;若皮膚有破潰,也應避免接觸河水。一旦在玩水后出現(xiàn)高熱、頭痛、嘔吐等疑似感染癥狀,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