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
在廣東惠州,接種完脊灰疫苗后,需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確保無急性過敏反應。接種后應密切關注身體反應,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并注意飲食調(diào)理,避免劇烈運動,適當休息,如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yī),確保免疫效果和健康安全。
一、接種后留觀與初期觀察
接種脊灰疫苗后,現(xiàn)場留觀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 留觀30分鐘
留觀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有無急性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皮疹、面部或喉頭水腫等。一旦出現(xiàn),醫(yī)護人員可立即處理。 - 離院前檢查
離開前,檢查接種部位有無滲血、紅腫或硬結(jié),確保無異常反應。
二、接種后日常護理與生活管理
接種后24小時至1周內(nèi),科學護理可減少不良反應,促進疫苗吸收。
1. 接種部位護理
- 保持清潔干燥:注射類脊灰疫苗后24小時內(nèi)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口服類無需特殊處理。
- 避免揉搓:注射部位禁止揉搓或熱敷,以免局部反應加重。
2. 飲食調(diào)理
- 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接種后30分鐘內(nèi)禁食溫熱食物,包括熱水、熱奶,以免影響疫苗活性。
- 注射類疫苗:建議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少腸胃負擔。
3. 休息與活動
- 適當休息:接種當天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統(tǒng)正常反應。
- 正常喂養(yǎng):嬰幼兒可按常規(guī)喂養(yǎng),無需特殊調(diào)整。
4. 身體反應監(jiān)測
- 常見反應:低熱(≤38.5℃)、煩躁、哭鬧、食欲不振等,通常1-2天自行緩解。
- 異常反應:如持續(xù)高熱(>38.5℃)、嚴重皮疹、腹瀉、嘔吐、精神萎靡或接種部位化膿,需立即就醫(yī)。
表:脊灰疫苗接種后常見反應與處理建議
反應類型 | 表現(xiàn) | 處理建議 | 就醫(yī)指征 |
|---|---|---|---|
局部反應 | 紅腫、硬結(jié)、輕微疼痛 | 保持清潔,避免揉搓,一般自行消退 | 紅腫擴大、化膿、持續(xù)疼痛 |
全身反應 | 低熱、煩躁、食欲下降 | 多飲水、適當休息、監(jiān)測體溫 | 高熱不退、精神萎靡 |
胃腸道反應 | 輕微腹瀉、嘔吐 | 清淡飲食,少量多次喂養(yǎng) | 嚴重腹瀉、脫水、持續(xù)嘔吐 |
過敏反應 | 皮疹、呼吸困難、面部腫脹 | 立即報告醫(yī)護人員,緊急處理 | 出現(xiàn)任何過敏癥狀 |
三、特殊情況與禁忌注意事項
1. 特殊人群接種注意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應優(yōu)先選擇滅活脊灰疫苗(IPV),避免使用減毒活疫苗(OPV)。
- 過敏體質(zhì):對疫苗成分(如鏈霉素、新霉素等)有嚴重過敏史者,需慎種或禁種,接種前應詳細告知醫(yī)生。
2. 疫苗接種間隔
- 免疫球蛋白注射:如近期注射過免疫球蛋白,需間隔至少3個月再接種脊灰疫苗,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 其他活疫苗:不同減毒活疫苗(如麻疹、水痘等)接種需間隔至少1個月,避免免疫干擾。
3. 補種與延遲接種
- 未按時接種:如因疾病等原因延遲接種,應盡快補種,無需重新全程接種,具體遵醫(yī)囑。
- 接種程序中斷:脊灰疫苗需按規(guī)定劑次完成,中斷后只需補種未完成劑次,無需從頭開始。
表:脊灰疫苗接種禁忌與慎種情況對比
類型 | 具體情況 | 建議 |
|---|---|---|
絕對禁忌 | 對疫苗任何成分嚴重過敏 | 禁止接種 |
接種后出現(xiàn)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 | 禁止接種 | |
相對禁忌 | 中重度急性疾?。ㄈ绺邿帷⒎窝椎龋?/p> | 痊愈后再接種 |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中 | 優(yōu)先選擇滅活疫苗 | |
近期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 | 間隔3個月后再接種 | |
慎種情況 | 有癲癇、驚厥史或家族史 | 接種后密切觀察 |
早產(chǎn)兒、低體重兒 | 評估后決定 |
接種脊灰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zhì)炎的關鍵措施,接種后科學護理和密切觀察能最大限度保障免疫效果與個人健康。在廣東惠州,家長和受種者應嚴格遵循醫(yī)囑和接種點指引,如有異常反應或疑問,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務人員,確保疫苗接種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