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后需留觀 30 分鐘,注意觀察不良反應、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合理飲食、規(guī)律作息、避免劇烈運動及使用免疫抑制劑,并按時復查。
接種完脊灰疫苗后,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和產生免疫反應,在此期間,需要關注一些事項以確保安全和疫苗效果。以下為您詳細介紹:
一、現場留觀
- 時間:接種疫苗后,務必在接種現場留觀 30 分鐘。這是因為部分嚴重不良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等,通常會在接種后的較短時間內出現。留觀期間,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能及時發(fā)現并處理這些緊急情況,保障接種者的生命安全。例如,曾有個別接種者在接種后 15 分鐘左右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過敏癥狀,由于在留觀現場,得到了及時救治。
二、觀察不良反應
- 常見癥狀:
- 發(fā)熱: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發(fā)熱癥狀。一般為低熱,體溫在 38℃左右,通常在接種后 1 - 2 天內出現,持續(xù) 1 - 2 天可自行緩解。若體溫超過 38.5℃,或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等不適,可采取物理降溫(如溫水擦?。┗蛟卺t(y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 胃腸道反應: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適。比如接種后當天或次日,出現 1 - 2 次嘔吐,或輕度腹瀉,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 1 - 3 次。一般通過調整飲食,如少量多餐、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1 - 3 天可恢復正常。若嘔吐、腹瀉嚴重,如頻繁嘔吐無法進食,或腹瀉次數每日超過 5 次,伴有脫水癥狀(如口干、眼窩凹陷、少尿等),應及時就醫(yī)。
- 注射部位反應:接種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硬結。紅腫范圍一般直徑不超過 3 厘米,疼痛多為輕度,在接種后 1 - 2 天出現,持續(xù) 2 - 3 天可自行消退。可在接種 24 小時后,用干凈的熱毛巾對局部進行熱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有助于緩解紅腫和硬結。
- 煩躁不安或嗜睡:少數接種者會出現情緒改變,如煩躁不安、哭鬧增多,或比平時更嗜睡。通常這種情況在 1 - 2 天內會逐漸恢復正常。家長可多安撫、陪伴接種者,保證其休息環(huán)境安靜舒適。
- 嚴重癥狀:若出現呼吸困難、面部或喉嚨腫脹、心跳加速、頭暈目眩、全身皮疹或紫癜、抽搐等嚴重過敏反應或神經系統癥狀,應立即呼叫急救人員或前往最近的醫(yī)院急診室。這是因為這些癥狀可能提示嚴重的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需緊急處理,以免危及生命。
三、保持接種部位清潔
- 避免沾水時間:接種后 24 小時內,應避免接種部位沾水。這是因為此時接種部位的皮膚針眼尚未完全愈合,沾水后細菌等微生物容易侵入,增加感染的風險。例如,若接種部位沾水后,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加劇、疼痛加重,甚至出現化膿等感染癥狀。
- 清潔方式:24 小時后,可正常清潔身體,但要注意避免用力揉搓接種部位??捎脺厮p輕擦拭身體,保持皮膚清潔。若接種部位出現輕微紅腫,不要自行擠壓或涂抹藥膏,以免加重癥狀或引起感染擴散。若紅腫持續(xù)不消退或出現化膿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
四、飲食調整
- 宜選擇食物:接種后,建議飲食清淡、易消化,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蘋果、橙子、菠菜、西蘭花等),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身體恢復;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可增強免疫力。
- 忌選擇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咖啡、濃茶等。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影響身體對疫苗的反應,還可能與疫苗不良反應相互作用,加重不適癥狀。應避免飲酒,酒精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干擾疫苗的免疫效果。
五、規(guī)律作息
- 保證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對于身體恢復和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至關重要。接種疫苗后,應保證接種者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兒童一般需要保證 10 - 12 小時的睡眠,成年人也應保證 7 - 8 小時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體修復和增強免疫力,更好地應對疫苗接種后的免疫反應。
- 避免勞累:接種后應避免過度勞累,減少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的體力活動。過度勞累可能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也不利于疫苗免疫效果的產生。例如,避免接種后立即進行長跑、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可適當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散步等。
六、避免劇烈運動
- 運動限制時間:接種疫苗后的 3 - 5 天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身體血液循環(huán)加快,使疫苗不良反應加重,如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可能會更加明顯。劇烈運動還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對疫苗的應答,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 合適活動選擇:在此期間,可以選擇一些較為輕松的活動,如慢走、簡單的伸展運動等。這些活動既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又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大負擔,有助于身體在平穩(wěn)狀態(tài)下適應疫苗接種后的變化。
七、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劑
- 特殊情況咨詢:除非在醫(yī)生的明確指導下,接種疫苗后的一段時間內(一般建議接種后 1 - 2 周),應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可能影響疫苗在體內誘導產生免疫反應,降低疫苗的預防效果。例如,正在服用糖皮質激素、環(huán)孢素等免疫抑制藥物的人群,在接種脊灰疫苗前后,需告知醫(yī)生用藥情況,由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方案。
八、按時復查
- 復查意義:按照醫(yī)生建議的時間進行復查,有助于評估疫苗接種效果和接種者的健康狀況。醫(yī)生可能會通過詢問癥狀、進行身體檢查或相關實驗室檢測等方式,了解疫苗是否成功誘導了免疫反應,以及接種者是否出現了潛在的不良反應或其他健康問題。例如,通過檢測血液中的抗體水平,判斷疫苗是否產生了足夠的免疫保護。
- 復查時間:具體復查時間因個體情況和疫苗接種計劃而異,一般會在接種后的數周或數月安排復查。家長或接種者應牢記醫(yī)生告知的復查時間,并按時前往醫(yī)院或接種機構進行復查。若在復查前出現任何不適癥狀,也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接種脊灰疫苗是預防脊髓灰質炎的重要措施,接種后留意上述注意事項,能有效保障接種者的健康,助力疫苗發(fā)揮最佳免疫效果。倘若在接種后察覺到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yī)生咨詢或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