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后需復查卡疤形成情況,卡介苗接種后需密切觀察局部反應并做好護理,常見表現(xiàn)為接種后2-3周紅腫、8-12周結痂,若出現(xiàn)化膿或淋巴結腫大需及時消毒處理,避免抓撓或切開引流,3個月后需復診確認免疫效果。
一、接種后日常護理要點
局部清潔與防護
- 保持干燥:接種部位避免長時間浸泡(如泡澡),可用干凈棉簽輕柔吸干水分。
- 穿寬松衣物:減少摩擦,防止結痂脫落前衣物蹭破皮膚。
- 禁止抓撓:嬰幼兒需修剪指甲,避免因瘙癢抓傷導致繼發(fā)感染。
反應觀察與處理
- 正常反應:接種后2-3周出現(xiàn)紅腫浸潤,隨后形成膿皰或潰瘍,約8-12周結痂,最終形成卡疤。
- 異常情況處理:
異常表現(xiàn) 處理方式 是否就醫(yī)? 小面積膿皰 碘伏消毒,避免感染擴散 否 淋巴結腫大 熱敷或遵醫(yī)囑局部用藥 否 化膿面積擴大 立即就醫(yī)抽膿或抗感染治療 是
二、禁忌與特殊注意事項
暫緩接種人群
- 早產兒(體重<2.5kg)、嚴重皮膚病、免疫缺陷、顱內出血或結核病疑似患者需推遲接種。
- 過敏體質者慎用,接種前需告知醫(yī)生既往過敏史。
疫苗與其他醫(yī)療行為的間隔
- 免疫球蛋白間隔:接種免疫球蛋白需間隔1個月以上。
- 復種規(guī)則:4歲以上兒童不予補種,3月齡~3歲兒童需先做結核菌素試驗陰性后補種。
三、復查與長期管理
定期復查
- 3個月后復診確認卡疤形成,若無卡疤但無異常反應,不建議重復接種。
- 結核菌素檢測:接種后2-3個月可檢測免疫效果,陽性為成功。
日常防護
- 避免接觸結核病患者:接種后2個月內需隔離,防止感染野生結核菌。
- 留觀30分鐘:接種后現(xiàn)場觀察有無急性過敏反應。
卡介苗接種后的護理需兼顧局部反應管理與全身健康監(jiān)測,嚴格遵循時間節(jié)點復查,異常情況及時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風險,確保免疫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