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低
戶外漂流感染食腦蟲的幾率非常低。雖然食腦蟲感染的病死率高達97%,但這種感染屬于極小概率事件。有研究表明,每百萬次暴露,僅會發(fā)生大約2.6例感染。
一、食腦蟲是什么?
食腦蟲并非真正的蟲子,而是一類名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的單細胞生物,屬于阿米巴原蟲的一種。它們體積微小,只有幾到幾十微米,肉眼無法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二、食腦蟲的感染途徑
- 鼻腔接觸:在溫暖的淡水環(huán)境中(如湖泊、河流、溫泉等)戲水時,若水流不慎嗆入鼻腔,食腦蟲則可能沿嗅神經侵入大腦。
- 鼻腔沖洗:使用未充分煮沸或過濾的自來水、井水或河水沖洗鼻腔,也可導致感染。
- 皮膚傷口:皮膚破損后接觸污染的水體或濕潤土壤,可能引發(fā)皮膚感染,少數(shù)情況下會進展至腦部。
- 隱形眼鏡:佩戴隱形眼鏡游泳或泡溫泉時,棘阿米巴可附著鏡片,導致角膜炎,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角膜潰爛。
三、食腦蟲感染的癥狀
食腦蟲感染的初期癥狀與普通腦膜炎相似,包括:
- 高燒
- 劇烈頭痛
- 嘔吐
- 頸部僵硬
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xiàn):
- 持續(xù)或間斷性抽搐
- 昏睡甚至昏迷
- 因顱內高壓導致的惡心嘔吐
- 癲癇、意識障礙、偏癱等癥狀。
四、如何預防食腦蟲感染?
預防食腦蟲感染其實很簡單,主要通過以下幾道防線:
- 鼻腔防護:在進行潛水、跳水及游泳等水上活動時佩戴鼻夾;避免水柱直沖鼻孔(如噴泉、水樂園);不在淺水區(qū)攪動淤泥。
- 安全洗鼻:洗鼻時只使用煮沸冷卻的水、無菌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不要用自來水直接洗鼻。
- 隱形眼鏡管理:游泳、泡溫泉時摘掉隱形眼鏡;不要用自來水沖洗鏡片。
- 傷口保護:皮膚破損時避免接觸自然水體,或包扎后再下水。
五、感染后的治療
感染食腦蟲并非不治之癥,國內已有成功搶救的報道。但由于該病初期無特異性表現(xiàn),若在“溫暖淡水嗆鼻”后一至兩周內出現(xiàn)高燒、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部僵硬等表現(xiàn)時,應立即就醫(yī),并主動告訴醫(yī)生近期的嬉水史,避免錯過黃金救治時間。
六、總結
盡管食腦蟲感染的病死率極高,但感染概率極低。通過科學的防護措施,如選擇正規(guī)消毒的游泳池、避免野泳、佩戴鼻夾等,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風險。夏日玩水時,做好防護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