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濕疹在 16-19 歲青少年中的一年患病率為 10.0%,且女性在 19-29 歲之間自我報告的手部濕疹情況達到高峰。青年人手上長濕疹,可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法處理。應積極尋找病因,對因治療,并注意預防復發(fā)。
一、日常護理
日常護理在濕疹的治療中至關重要,科學的護理能有效緩解癥狀,促進皮膚恢復。
- 避免接觸刺激物與過敏原:盡量減少接觸可能誘發(fā)或加重濕疹的物質。常見的刺激物包括肥皂、洗潔精、洗衣粉、酒精等化學制品,以及水泥、橡膠、塑料等。比如,從事美發(fā)行業(yè)的青年,頻繁接觸染發(fā)劑、燙發(fā)劑,這些產品中的化學成分易刺激手部皮膚,應佩戴手套作業(yè)。部分人可能對金屬(如鎳、鉻)、某些植物(如漆樹)、食物(如芒果汁接觸手部皮膚)過敏,需明確自身過敏原并規(guī)避。
- 做好皮膚保濕:手部皮膚的水分易流失,尤其是在干燥環(huán)境或頻繁洗手后。每天多次涂抹護手霜,特別是洗手后、睡前等關鍵時間點。選擇成分簡單、無香料、無酒精的保濕產品,如含有凡士林、甘油、尿素等成分的護手霜。例如,尿素霜能增加皮膚水合作用,緩解皮膚干燥。還可定期使用保濕效果更強的手膜,為手部肌膚提供深層滋養(yǎng)。
- 正確洗手:洗手次數不宜過多,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水溫以 32-37℃為宜,過熱的水會破壞皮膚屏障。盡量選擇溫和、滋潤型的洗手液,避免使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手時,輕輕揉搓雙手,時間控制在 15-20 秒,然后用干凈柔軟的毛巾輕輕拍干,而非用力擦干。
- 避免搔抓:濕疹發(fā)作時,瘙癢感明顯,但搔抓會導致皮膚破損,引發(fā)感染,使病情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可通過分散注意力,如聽音樂、看書、玩游戲等方式減少搔抓沖動。必要時,可佩戴棉質手套,防止不自覺搔抓。
- 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規(guī)律作息,每晚盡量保證 7-8 小時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機能恢復,增強皮膚的自我修復能力。適度運動,如每周進行 3-5 次,每次 30 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像慢跑、游泳等,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免疫力。注意飲食均衡,多吃新鮮蔬果,如橙子、胡蘿卜、菠菜等,補充維生素;適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肉等;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鮮、堅果等易致敏食物的攝入。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壓力大的精神狀態(tài),可通過聽音樂、冥想、與朋友傾訴等方式減壓。
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濕疹的嚴重程度、分期等合理選擇藥物。
- 外用藥物
-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具有強大的抗炎、抗過敏作用,適用于不同嚴重程度的濕疹。對于輕度濕疹,可選擇弱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中重度濕疹,可使用中強效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使用時,需注意按照醫(yī)囑的劑量和療程涂抹,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以免引起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一般每日涂抹 1-2 次,薄薄一層均勻涂于患處,輕輕按摩至藥物吸收。
-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面部、手部等皮膚薄嫩部位,以及對糖皮質激素不耐受或有禁忌的患者。這類藥物可抑制局部免疫反應,且無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但可能在用藥初期有局部燒灼感,一般會隨著使用時間延長逐漸減輕。通常每日涂抹 2 次,癥狀緩解后可逐漸減少用藥次數。
- 其他外用藥物:當濕疹有明顯滲出時,可先用 3% 硼酸溶液、0.1% 依沙吖啶溶液等進行濕敷,每次 15-20 分鐘,每日 3-4 次,能起到收斂、減輕滲出的作用。待滲出減少后,再使用上述藥膏。對于皮膚干燥、脫屑明顯的患者,可使用尿素軟膏、維生素 E 乳等進行滋潤、保濕。
- 口服藥物
- 抗組胺藥物:主要用于緩解濕疹引起的瘙癢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常用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一般每晚服用 1 次,具體劑量根據年齡和病情遵醫(yī)囑。部分抗組胺藥物可能有嗜睡副作用,用藥后應避免駕駛、高空作業(yè)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
- 其他口服藥物:對于病情嚴重、伴有廣泛皮損或繼發(fā)感染的患者,醫(y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給予口服抗生素(如頭孢類、阿奇霉素等,用于控制感染)、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療程,避免長期使用帶來的嚴重副作用)等進行治療。
三、物理治療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物理治療可作為輔助手段,促進濕疹恢復。
- 紫外線照射治療:通過特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調節(jié)皮膚免疫功能,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皮損愈合。常用的有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和 UVA1 等照射方法。治療需在專業(yè)醫(yī)生操作下進行,根據患者皮膚類型、病情等確定照射劑量和頻率,一般每周進行 2-3 次照射,需多個療程治療。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眼睛、生殖器等敏感部位,同時觀察皮膚反應,避免出現曬傷等不良反應。
青年人手上長濕疹,要從多方面綜合處理。日常做好護理,避免不良刺激,積極配合藥物及物理治療。若癥狀持續(xù)不緩解、加重或出現感染等并發(fā)癥,需及時就醫(y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