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后需觀察30分鐘,局部反應通常持續(xù)2-3個月,免疫力可維持5-15年。
接種卡介苗后,家長需關注接種部位的變化、護理方法及異常反應處理。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適用于新疆巴音郭楞地區(qū)及其他通用情況。
一、 接種后護理要點
局部反應處理
- 紅腫、硬結或小潰瘍為正常反應,無需特殊處理,避免擠壓或涂抹藥物。
- 若出現(xiàn)膿皰,可用無菌紗布覆蓋,保持干燥,勿自行挑破。
清潔與防水
24小時內避免沾水,之后可正常洗澡,但需輕柔擦拭接種部位。
對比護理方法:
護理行為 推薦做法 禁忌行為 清潔 溫水輕拭周圍皮膚 用力搓洗或使用肥皂 涂抹藥物 僅醫(yī)生建議下使用 自行涂抹藥膏或消毒液
衣物選擇
穿寬松衣物,避免摩擦接種部位,減少感染風險。
二、 異常反應識別與應對
常見異常癥狀
- 淋巴結腫大(如腋下、頸部):若直徑>1cm或化膿,需就醫(yī)。
- 高熱(>38.5℃)或持續(xù)發(fā)熱超過48小時。
緊急情況處理
- 出現(xiàn)全身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立即送醫(yī)。
- 新疆巴音郭楞地區(qū)家長可聯(lián)系當?shù)?strong>疾控中心或接種單位。
復查建議
若潰瘍3個月未愈合,或愈合后形成瘢痕疙瘩,需專業(yè)評估。
三、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飲食與活動
- 無需特殊忌口,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接種后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出汗對接種部位的刺激。
與其他疫苗間隔
卡介苗與其他減毒活疫苗需間隔≥4周,滅活疫苗無限制。
免疫力形成時間
抗體通常在接種后8-12周產生,結核菌素試驗(PPD)可驗證效果。
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重要手段,家長需掌握科學的護理知識,密切觀察反應,確保疫苗發(fā)揮最佳效果。如遇不確定情況,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療人員,避免因誤判延誤處理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