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肩痛是常見問題,浙江臺州康復科在這方面有專業(yè)的康復方案
乳腺癌術后肩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發(fā),如手術本身、放療副作用、肌肉勞損、骨轉移等。浙江臺州康復科憑借專業(yè)的醫(yī)療團隊和完善的康復體系,能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有效緩解肩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一)乳腺癌術后肩痛原因
- 手術創(chuàng)傷:乳腺癌根治術常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并清掃腋下淋巴結,這會破壞肩帶區(qū)結構,導致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和疼痛。例如,手術切斷了部分肌肉和神經,影響了肩部的正常運動和感覺。
- 放療副作用:放療可能損傷肩背部的肌肉和神經,引起疼痛和血管損傷。放療還可能導致放射性食管炎、肺炎等并發(fā)癥,間接引起后背肩胛骨處疼痛。
- 肌肉勞損:術后患者活動異常,肌肉運動不協(xié)調,加上可能曾從事長期體力勞動,易導致后背肩胛等處肌肉無菌性炎癥,引發(fā)疼痛。
- 骨轉移:隨著病情進展,癌細胞可能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tǒng)轉移到骨骼,如肩胛骨,從而引起疼痛。
- 肩周炎:乳腺癌患者多在絕經前后發(fā)病,此年齡段也是肩周炎高發(fā)期,所以后背肩胛骨疼痛較為常見。
(二)浙江臺州康復科康復方案
- 早期康復訓練
- 肩部運動:術后第一天或第二天開始肩關節(jié)被動活動,外展和前屈角度逐漸增加,但不超過患者可耐受程度。兩周拆線后,鼓勵患者自理日常生活,以促進肩部功能恢復。
- 局部按摩:用健側手掌輕壓手術疤痕上下左右,按摩皮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外展運動:兩手握拳,做平舉外展運動,手指交叉置于腦后,兩肘向后振動,牽拉胸壁皮膚。
- 爬墻運動:面壁而立,盡力摸高,使上肢皮膚松弛。
- 預防上肢水腫
- 抗感染:減少腋窩積液及傷口感染。
- 加強上肢功能鍛煉:促進淋巴和血液回流。
- 避免患肢過久下垂:平時抬高患肢,睡覺時用枕頭墊高手臂。
- 繃帶包扎:對腫脹嚴重患者,用繃帶壓迫患肢。
- 心理護理:乳腺癌術后患者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康復鍛煉??祻涂茣颊哌M行心理指導,幫助其樹立信心,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三)康復效果對比
| 康復階段 | 肩痛程度 | 肩部活動范圍 | 生活自理能力 |
|---|---|---|---|
| 康復前 | 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活動 | 受限明顯,外展和前屈角度小 | 部分生活需他人協(xié)助 |
| 康復中 | 逐漸減輕,疼痛對生活影響減小 | 逐漸增加,活動更靈活 | 自理能力提高,可完成部分日常事務 |
| 康復后 | 基本消失或輕微疼痛 | 接近正常水平 | 完全自理,可進行適當運動 |
乳腺癌術后肩痛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浙江臺州康復科通過綜合的康復方案,從早期康復訓練、預防上肢水腫到心理護理,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復服務。經過系統(tǒng)康復,患者的肩痛癥狀可得到有效緩解,肩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顯著提高。患者應積極配合康復治療,遵循醫(yī)囑,以達到最佳康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