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40歲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康復醫(yī)學科與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大多是20 - 40歲的青壯年。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改變,患者呈現(xiàn)出增多的趨勢,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江西吉安康復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和康復方面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和專業(yè)的方法。
(一)疾病概述
- 定義: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4 - 5、L5 - S1、L3 - 4的纖維環(huán)破裂和髓核組織突出壓迫和刺激相應水平的一側和雙側坐骨神經(jīng)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 病因
- 腰部外傷或過度負荷:長時間彎腰、扭傷等,會使腰椎間盤受到額外壓力,增加突出風險。
- 腰椎間盤退行性變: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逐漸退化,纖維環(huán)和髓核水分減少,彈性降低,在重力作用下磨損。
- 遺傳因素:某些人具有遺傳傾向,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
- 職業(yè)因素:重體力勞動者、久坐辦公室工作人員等,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易患此病。
- 癥狀
- 腰痛:是常見癥狀之一。
- 肢體麻木:可出現(xiàn)下肢等部位麻木。
- 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離后需休息。
- 肌力減弱:相關肌肉力量下降。
- 下肢放射痛:疼痛沿下肢放射。
(二)治療方法
- 保守治療
- 皮質(zhì)激素硬膜外注射:減輕炎癥和疼痛。
- 理療和推拿按摩:緩解肌肉緊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
- 持續(xù)牽引:拉開椎間隙,減輕對神經(jīng)的壓迫。
- 絕對臥床休息:讓腰椎得到充分休息。
- 手術治療
- 手術適應癥:病情嚴重、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者。
- 術后護理:注意臥床休息、進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
- 并發(fā)癥:可能出現(xiàn)感染、神經(jīng)損傷、出血等。
(三)康復注意事項
- 飲食安排:患者活動量減少,飲食攝入量應適當減少,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豆類食品和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等,但腰椎已長骨刺的病人不宜攝取太多鈣質(zhì)。盡量少吃肉及脂肪量高的食物,以防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導致病情加重。
- 起居安排
- 站立姿勢:兩眼平視,挺胸,直腰,兩腿直立,兩足距離約與骨盆寬度相同,站立不宜太久,應適當進行腰背部活動。
- 坐姿:上身挺直,收腹,雙腿膝蓋并攏,如有條件,可在雙腳下墊一踏腳或腳蹬,使膝關節(jié)略微高出髖部。久坐后應活動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平時要勞逸結合,避免彎腰抬重物。
- 適當佩戴護腰和防寒保暖:佩帶護腰主要是限制腰椎的屈曲等運動,協(xié)助背肌限制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充分休息。
(四)康復訓練
- 早期練習方法: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一些簡單的腰部活動。
- 恢復期練習方法:如俯臥“飛燕”、仰臥“拱橋”、向后行走等,可加強腰背肌肉力量,預防復發(fā)。
(五)不同治療方法效果對比
| 治療方法 | 優(yōu)點 | 缺點 | 適用人群 |
|---|---|---|---|
| 保守治療 | 創(chuàng)傷小、費用低 | 治療時間長、效果可能不明顯 | 病情較輕、初次發(fā)病的患者 |
| 手術治療 | 效果顯著、見效快 | 創(chuàng)傷大、有并發(fā)癥風險 | 病情嚴重、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者 |
江西吉安康復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療過程中,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康復指導。從疾病的診斷、治療到康復訓練,都有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流程?;颊咴谥委熯^程中,應積極配合醫(yī)生,注意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護理,堅持康復訓練,以提高治療效果,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