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雙版納康復科骨折術后痛的管理策略
骨折術后疼痛是西雙版納地區(qū)康復科常見問題,與手術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神經(jīng)敏感化等因素相關??祻涂仆ǔ2捎谩岸嗑S度綜合干預”模式,兼顧疼痛緩解與功能恢復,具體方案如下:
一、藥物鎮(zhèn)痛:階梯化用藥控制疼痛
藥物是緩解術后急性疼痛的核心手段,需根據(jù)疼痛程度選擇合適藥物:
- 輕至中度疼痛:首選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緩釋膠囊(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炎癥性疼痛)、對乙酰氨基酚片(作用于中樞,胃腸刺激小)。需注意:布洛芬避免空腹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每日用量不超過4000mg(防止肝損傷)。
- 中重度疼痛:可選用弱阿片類藥物(如鹽酸曲馬多緩釋片,通過雙重機制抑制疼痛信號傳遞),或聯(lián)合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藥物(如加巴噴丁膠囊,針對術后慢性神經(jīng)痛)。此類藥物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避免成癮。
- 特殊情況:若存在消化道出血風險,可選擇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膠囊);若需快速緩解急性疼痛,可靜脈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帕瑞昔布鈉注射液。
二、物理治療:促進修復與炎癥消退
物理治療可加速骨折愈合、減輕腫脹疼痛,需根據(jù)術后階段調整:
- 術后48小時內:采用冰敷(每次15-20分鐘,每日3-4次),通過收縮毛細血管緩解腫脹疼痛。
- 術后72小時后:轉為熱敷、超短波治療、紅外線照射(每次20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血腫吸收。
- 持續(xù)炎癥期:使用經(jīng)皮電神經(jīng)刺激(TENS)、低頻脈沖電刺激,通過神經(jīng)調控減輕疼痛,同時預防廢用性肌萎縮。
- 骨折穩(wěn)定后:超聲波治療(避開金屬內固定物)可加速骨痂形成,促進骨折愈合。
三、康復訓練:預防并發(fā)癥與恢復功能
康復訓練是恢復肢體功能的關鍵,需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 早期(傷后1-2周):以“不引起疼痛”為前提,進行等長收縮練習(如股四頭肌收縮、握拳)、臨近關節(jié)活動(如髖關節(jié)、踝關節(jié)屈伸),預防肌肉萎縮和血栓。
- 中期(傷后2-4周):逐步增加主動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如膝關節(jié)屈伸)、輕度抗阻練習(如彈力帶對抗),改善關節(jié)靈活性。
- 后期(傷后4-6周):強化抗阻訓練(如啞鈴、沙袋),并進行功能性訓練(如站立、行走,借助拐杖或助行器),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 愈合期(6周后):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活動(如穿衣、上下樓梯),增加運動強度(如慢跑、游泳),但需避免過早負重。
四、生活方式調整:輔助恢復與預防復發(fā)
- 睡眠與體位: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促進組織修復;抬高患肢(30°左右),減輕腫脹。
- 飲食營養(yǎng):增加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酪、豆腐、牛奶)、維生素D(如動物肝臟、曬太陽)、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雞蛋),促進骨痂形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
- 心理支持:慢性疼痛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調整疼痛預期)、正念冥想(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家屬應給予正向激勵,避免過度關注疼痛表述。
五、注意事項:避免誤區(qū)與及時就醫(yī)
- 避免過早負重:需定期復查X線,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逐步增加負重,防止內固定失效或二次骨折。
- 記錄疼痛日記:包括疼痛發(fā)作時間、強度(如VAS評分)、緩解因素,便于醫(yī)生調整治療方案。
- 緊急情況:若出現(xiàn)突發(fā)劇痛、發(fā)熱、傷口滲液等情況,需立即就醫(yī),排除感染或內固定失效。
西雙版納康復科針對骨折術后痛的管理強調“個體化”,需結合患者年齡、骨折部位、手術方式等因素調整方案?;颊邞e極配合醫(yī)生與康復師,通過綜合干預實現(xiàn)“疼痛緩解+功能恢復”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