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復雜性區(qū)域疼痛綜合征(CRPS)是一種以肢體遠端劇烈疼痛、感覺異常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的慢性神經性疼痛疾病。在江蘇鎮(zhèn)江地區(qū),康復科通過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結合先進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個體化康復方案,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并降低致殘風險。
一、定義與分型
- 核心特征:以自發(fā)性疼痛、痛覺過敏和血管運動異常(如皮膚溫度/顏色變化)為典型表現。
- 臨床分型:
- CRPS I型(90%):無明確神經損傷,多繼發(fā)于創(chuàng)傷或手術。
- CRPS II型:伴周圍神經損傷。
二、病因與病理機制
- 誘發(fā)因素:
- 創(chuàng)傷性事件(骨折、手術)占70%以上。
- 腦血管意外或脊髓損傷。
- 機制:
- 神經敏化:中樞與外周痛覺傳導異常放大。
- 炎癥反應:局部促炎因子(如TNF-α、IL-6)升高。
- 交感神經失調:血管收縮/舒張功能紊亂。
三、診斷標準(基于布達佩斯標準)
| 診斷類別 | 必需癥狀 | 臨床檢查示例 |
|---|---|---|
| 感覺異常 | 痛覺超敏或痛覺過敏 | 輕觸誘發(fā)劇痛 |
| 血管運動障礙 | 膚色異常/溫度不對稱(>1℃) | 紅外熱成像檢測溫差 |
| 運動功能障礙 | 震顫/肌力下降/關節(jié)活動受限 | 肌電圖評估神經傳導 |
| 營養(yǎng)改變 | 毛發(fā)/指甲生長異?;蚱つw水腫 | 超聲檢測軟組織厚度 |
| 注:需滿足至少3類癥狀,并排除感染、血栓等疾病。 |
四、康復治療策略
- 物理干預:
- 運動療法:階梯式關節(jié)活動訓練(如鏡像療法)。
- 物理因子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緩解疼痛。
- 藥物管理:
藥物類型 代表藥物 適用階段 療效特點 抗驚厥藥 加巴噴丁 急性期 抑制神經敏化 雙膦酸鹽 帕米膦酸鈉 慢性期 減輕骨代謝異常 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 早期炎癥階段 快速抗炎 - 介入治療:
- 交感神經阻滯:適用于血管運動癥狀顯著者。
- 脊髓電刺激:難治性疼痛的終極方案。
五、預后與預防
- 康復周期:早期干預(3-6個月內)患者功能恢復率達60%-80%。
- 預防措施:
- 創(chuàng)傷后早期功能鍛煉(如骨折后48小時內活動)。
- 疼痛規(guī)范化管理,避免長期制動。
江蘇鎮(zhèn)江康復科通過整合物理治療、藥物調控及心理支持,顯著提升CRPS患者功能獨立性。加強公眾對創(chuàng)傷后疼痛管理的認知,是降低發(fā)病率和改善長期預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