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高,不正常。
小孩中午血糖值 11.0mmol/L 已超出正常范圍,屬于偏高狀態(tài)。兒童正常血糖范圍因測量時間不同有所區(qū)別,一般空腹血糖在 3.9 - 6.1mmol/L,餐后 2 小時血糖應<7.8mmol/L,隨機血糖<11.1mmol/L 。所以該數值無論是在餐后特定時間測量,還是隨機測量,都需引起重視。
一、血糖值評估標準
兒童血糖參考范圍如下:
| 測量時間 | 正常范圍 (mmol/L) | 異常閾值 (mmol/L) |
|---|---|---|
| 空腹 | 3.9 - 5.6 | ≥7.0 |
| 餐后 2 小時 | <7.8 | ≥11.1 |
| 隨機血糖 | <11.1 | ≥11.1 |
二、11.0mmol/L 血糖值的臨床意義
- 餐后立即測量:用餐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消化吸收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使血糖升高。若餐后馬上測出血糖 11.0mmol/L,可能因高碳水飲食暫時升高,但此數值仍屬偏高。比如孩子短時間內大量進食面包、米飯等高碳水食物后即刻測量,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
- 餐后 2 小時測量:正常情況下,餐后 2 小時血糖應回落至<7.8mmol/L。若此時測量值為 11.0mmol/L,明確超標,提示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或處于糖尿病前期。胰島素抵抗時,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不能正常發(fā)揮降低血糖作用,導致血糖下降緩慢。
- 重復測量結果:若兩次隨機血糖均≥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單次 11.0mmol/L 雖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但已突破糖耐量受損臨界點。比如第一次隨機血糖 11.0mmol/L,間隔一段時間再次隨機測量仍高于 11.0mmol/L,就需高度警惕。
三、兒童血糖異常的常見原因
- 遺傳因素:若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直系親屬,小孩患糖尿病導致血糖升高的風險相對較高。某些遺傳基因缺陷,會影響胰島素分泌或作用,進而引發(fā)血糖異常。
- 肥胖:過度肥胖使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發(fā)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升高。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孩子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運動量不足,易肥胖。比如孩子體重超過同年齡、同性別兒童平均體重 20% 以上,就需關注血糖。
- 不良飲食:長期大量攝入高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有些孩子偏好甜食,每天攝入大量糖果、甜飲料,長此以往易造成血糖波動。
- 缺乏運動:運動量過少,身體能量消耗不足,影響血糖代謝。孩子課余時間常久坐看電視、玩電子游戲,戶外活動時間少,身體對血糖利用能力下降。
-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庫欣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等,可導致激素分泌異常,引起血糖升高。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能引發(fā) 1 型糖尿病。
- 藥物影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精神病藥物等,可能影響血糖代謝,導致血糖升高。比如孩子因治療其他疾病,需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就需密切監(jiān)測血糖。
孩子血糖值異常需重視,若發(fā)現孩子血糖偏高,應及時就醫(yī)復查,排查潛在健康問題。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關注孩子飲食和運動,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監(jiān)測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