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0%的踝關節(jié)疼痛患者通過3-6周系統(tǒng)康復治療可顯著改善功能
踝關節(jié)疼痛在廣東汕頭的康復科治療中,通常采用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結合保守治療、物理因子干預和功能訓練,針對急性損傷、慢性勞損或術后康復等不同病因制定個性化方案。
一、診斷與評估
臨床檢查
- 體格檢查:包括關節(jié)活動度、腫脹程度和壓痛點測試,初步判斷損傷類型(如韌帶撕裂、關節(jié)炎)。
- 影像學檢查:X光排除骨折,超聲或MRI評估軟組織損傷。
功能評估工具
采用VAS疼痛評分和踝關節(jié)功能量表量化病情,例如:
| 評估項目 | 輕度(1-3分) | 中度(4-6分) | 重度(7-10分) |
|---|---|---|---|
| 疼痛強度 | 活動后隱痛 | 行走受限 | 靜息痛 |
| 關節(jié)穩(wěn)定性 | 輕微松動 | 中度不穩(wěn) | 無法承重 |
二、治療方案
急性期管理
- PRICE原則: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 藥物干預: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解炎癥,嚴重者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
物理治療
- 超聲波和低頻電刺激促進組織修復,沖擊波用于慢性肌腱炎。
- 手法治療:關節(jié)松動術改善踝背屈受限,每周2-3次,持續(xù)2周。
運動康復
- 早期:等長收縮訓練(如踝泵運動)增強肌力。
- 后期:平衡訓練(波速球、單腿站立)恢復本體感覺,降低復發(fā)風險。
三、特色技術應用
中醫(yī)結合療法
- 針灸刺激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艾灸驅寒祛濕,適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
- 中藥熏洗:使用紅花、伸筋草等活血化瘀。
現(xiàn)代康復設備
- 體外沖擊波:3-5次療程可緩解跟腱炎疼痛,有效率超80%。
- 動態(tài)關節(jié)矯形器(如踝足矯形器)提供穩(wěn)定性支持。
汕頭康復科強調階梯式治療與長期隨訪,通過多模態(tài)干預確?;颊呋謴腿粘;顒幽芰?。對于頑固性疼痛,會轉診至骨科或疼痛科進一步評估。